首阳非立异,柳下不妨同。
岁月黑甜外,乾坤软饱中。
腐儒甘粝食,烈士死长风。
今古谁能计,贤愚并一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晓全诗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的要求理解诗意,最后分析概括诗歌的情感、主旨及艺术特色。
“次韵秋兴感事录寄东所”,首句点出时令,即秋天,并交代了写作背景。“次韵”,即依前人诗句的声调、字数填词。“秋兴”指诗人触景生情而兴起的思绪。“录寄”,是寄给的意思,这里指作者写给东所的诗。这两句是说:秋天来了,我想起往事,写首诗寄去,以抒发心中的感慨。
“首阳非立异”,首阳,指伯夷、叔齐,他们因不食周粟而在首阳山饿死。这两句是说:首阳并不是与众不同的,柳下惠与孔子都是同德的人。柳下惠,姓展名禽,字子禽,鲁国薛邑人,是孔子的学生,为人谦恭好礼,被孔子称赞为“柳下惠,贤者也”。
“岁月黑甜外”,“黑甜”指睡眠香甜。这两句是说:岁月流逝到黑甜的尽头之外,人生已到暮年的时期。这两句的意思是:时光飞逝,已经过了年迈的时期,人生到了晚年的时候了。这两句意思是说:岁月流逝,已经到了人生的晚年,已经老了。这两句的意思是:岁月流逝,已经到了人生的晚年,已经老了。这两句是说:岁月流逝,已经到了人生的晚年,已经老了。
“乾坤软饱中”,乾坤,指天地万物。这两句是说:天地万物都在软绵绵的饱暖中。这两句是说:天地万物都在软绵绵的饱暖中。这两句的意思是:天地万物都在软绵绵的饱暖中。
“腐儒甘粝食”,腐儒,指迂腐的书呆子。粝食,粗劣的饭食。这两句是说:迂腐的书呆子吃粗劣的食物也觉得香甜。这两句是说:迂腐的书呆子吃粗劣的食物也觉得很甜美可口。这两句是说:迂腐的书呆子吃粗劣的食物也觉得很甜美可口。这两句的意思是:迂腐的书呆子吃粗劣的食物也会觉得美味可口。这两句是说:迂腐的书呆子吃粗劣的食物也会觉得美味可口。
“烈士死长风”,烈士,指忠烈之士。长风,指狂风。这两句是说:忠烈之士在狂风暴雨中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这两句的意思是:忠烈之士在狂风吹打中勇往直前地奋勇向前。这两句的意思是:忠烈之士在狂风吹打中勇往直前地奋勇向前。这两句是说:忠烈之士在狂风暴雨中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
“今古谁能计,贤愚并一空”,今古,泛指古今。这两句是说:“古今谁能够计算得来呢?贤与愚都归于虚无。”这两句是说:“古今谁能够计算得来呢?贤与愚都消失了。”这两句的意思是:古今谁能算得过来呢?贤人和愚昧者都消失了。
【答案】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当时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兼翰林学士,主持变法。诗人借秋日登高之机,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首联“首阳非立异,柳下不妨同”二句,化用伯夷、叔齐饿于首阳山和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表明自己坚守原则不随俗流的决心。颔联“岁月黑甜外”“乾坤软饱中”二句,则以自然界的景象喻人生之晚景,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晚景的无奈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颈联“腐儒甘粝食,烈士死长风”二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自己作为读书人与作为忠诚之士的不同遭遇,表达了对忠诚之士的赞美之情以及自己的无奈和悲伤。尾联“今古谁能计,贤愚并一空”二句,则是对整个历史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看法,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态度。
此诗采用比兴手法,以自然景象比喻世事人情,将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之情。同时,此诗也是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真实写照,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叙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