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无近耗,海上立斜晖。
童子觅牛去,渔翁罢钓归。
登舟人欲别,见月鸟还飞。
何限相思意,千峰独掩扉。
诗句释义
第一句:“山东无近耗”
- 山东: 这里指诗人的家乡,位于山东省。
- 无近耗: 没有收到家乡的消息或消息不详。
第二句:“海上立斜晖”
- 海上: 表明诗人身处海上,可能是在旅途中。
- 立: 站立。
- 斜晖: 夕阳的余光,暗示时间是傍晚。
第三句:“童子觅牛去”
- 童子: 年轻的仆人。
- 觅牛: 寻找放牧的牛。
- 牛去: 表示孩童们结束了一天的活动,开始准备回家。
第四句:“渔翁罢钓归”
- 渔翁: 老渔夫。
- 罢钓归: 停止钓鱼返回家中。
第五句:“登舟人欲别”
- 登舟: 乘船出发或即将登船。
- 人欲别: 船上的人将要分别。
第六句:“见月鸟还飞”
- 见月: 看到月亮升起。
- 鸟还飞: 鸟儿也随着月光回到了树林中。
第七句:“何限相思意”
- 相思意: 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情思念。
第八句:“千峰独掩扉”
- 千峰: 形容山很多。
- 独掩扉: 独自关上了家门,形容一个人在孤独中沉思、怀念或者感慨万千。
译文与注解
- 山东无近耗,海上立斜晖。童子觅牛去,渔翁罢钓归。登舟人欲别,见月鸟还飞。何限相思意,千峰独掩扉。
- (注释:)山东(地点):诗人的故乡,位于山东地区。无近耗(状态):没有收到家乡的消息或消息不详。(注释:)海上(地点):诗人处于海路上,可能正在海上航行。(注释:)立(动作):站着不动。(注释:)斜晖(景象):夕阳的光线斜照。(注释:)童子(角色):年轻的仆人。(注释:)觅牛去(动作):寻找放牧的牛。(注释:)渔翁(角色):老渔夫。(注释:)罢钓归(动作):结束钓鱼回到家中。(注释:)登舟人(角色):乘船出发的人。(注释:)欲别(意图):想要分别。(注释:)见月(动作):看到月亮升起。(注释:)鸟还飞(动作):鸟儿随着月光回到了树林中。(注释:)何限相思意(感叹),千峰独掩扉(情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山东无近耗”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乡情绪,而随后的四句则描绘了海上的景象以及人们的情感变化。最后两句通过“千峰独掩扉”,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也展现了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