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残犹可对,人老不须嗟。
水阁风低柳,山篱雀啅花。
千门尽桃李,十亩未桑麻。
大禹须治水,颜回却卧家。

春日偶成

赏析与注释

《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1. 前两句
  • 诗句:菊残犹可对,人老不须嗟。
  • 译文:虽然菊花已经残败,但依然可以欣赏;人到老年也无需感叹。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人生态度的赞美。菊花虽残败但依然美丽,说明生命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外在的美;人到老年不必感到遗憾或悲观,因为每个人的价值在于内心的丰富和智慧。
  1. 后两句
  • 诗句:水阁风低柳,山篱雀啅花。
  • 译文:水边的亭子风声轻轻,山边的篱笆上鸟儿叽叽喳喳。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日景象。水边的风轻轻吹拂着柳树,山边的小鸟欢快地鸣叫,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
  1. 中间两句
  • 诗句:千门尽桃李,十亩未桑麻。
  • 译文:到处都是盛开的桃花和李花,一片绿油油的桑田还没有种下。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春天农田里的景象,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而桑树还未栽种,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1. 末两句
  • 诗句:大禹须治水,颜回却卧家。
  • 译文:伟大的大禹需要治理洪水,古代圣人孔子却在家园中安然休息。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不同人物不同生活状态的赞美。大禹为了国家的治理辛勤工作,孔子则在家园中享受宁静的生活,展示了人们对生活的多样追求和尊重。

《春日偶成》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朴素自然的表达,展现了宋代诗人程颢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美化了读者的心灵,也启发人们在生活中追求真善美,保持一颗平和与自由的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