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舟楫浮南海,大将旌旗仆北风。
义重君臣终死节,时来胡虏亦成功。
身为左衽皆刘豫,志复中原有谢公。
人众胜天非一日,西湖云掩鄂王宫。
【注释】
吊崖:即吊古崖,位于今安徽芜湖市。
天王舟楫浮南海:指唐玄宗时,李隆基曾乘船到南海(今广东、广西一带)。这里泛指南渡。
大将旌旗仆北风:指南宋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兵后,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其子岳云战死沙场。
义重君臣终死节: 意为忠诚的君臣最终都为国捐躯。
时来胡虏亦成功:意为时机来了,胡人也能成功。
身为左衽皆刘豫:意为宋朝灭亡后,南宋皇帝刘豫投降金朝,成为金国的傀儡,他身穿左衽的衣服。
志复中原有谢公:这里的“谢公”指的是谢安。谢安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名士,他曾在淝水之战中指挥八万军队击退了苻坚的百万大军,保卫了东晋的安全。
人众胜天非一日,西湖云掩鄂王宫:意为人多势众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就像西湖的云雾遮掩了鄂州(今湖北武昌)的鄂王(指宋高宗)的宫殿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汪元量的咏史之作,诗中对南宋灭亡后的历史人物进行了评述。全诗通过描绘南宋灭亡前后的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之情。
诗的第一句“天王舟楫浮南海”,描绘了唐朝玄宗时期李隆基南渡的情景。这里借用了“南渡”一词来形容南宋政权的灭亡,同时也暗示了南宋政权的不稳固。接着,第二句“大将旌旗仆北风”,则是指南宋末期岳飞领导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兵之后,岳飞被秦桧杀害,其子岳云战死沙场。这一事件象征着南宋政权的彻底崩溃。
诗的第三句“义重君臣终死节”,是对南宋君臣忠烈精神的赞美。在这里,“义重”指的是南宋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忠诚之节,而“终死节”则是说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而英勇牺牲。
诗的第四句“时来胡虏亦成功”,则是对南宋灭亡后历史发展的评论。在这里,“时来”指的是时机的到来,“胡虏”则是指金朝等外族入侵者,“亦成功”则是说虽然南宋政权已经灭亡,但外族入侵者仍然能够成功地建立新的政权。
诗的第五句“身为左衽皆刘豫”,则是对南宋末代皇帝刘豫的讽刺。刘豫投降金朝后,身穿左衽的衣服,成为了金朝的傀儡。这里用“左衽”来形容刘豫的身份,也隐含了对南宋政权灭亡的嘲讽。
诗的第六句“志复中原有谢公”,则是对南宋遗民的期望。这里的“谢公”指的是东晋时期名士谢安,他在淝水之战中指挥八万军队击退了苻坚的百万大军,保卫了东晋的安全。这里用谢安来比喻那些坚持抗敌、恢复中原的英雄人物。
诗的第七句“人众胜天非一日,西湖云掩鄂王宫”则是对南宋灭亡的总结。这里的“人众”指的是南宋人民的力量,而“胜天”则是指人民战胜了天意和命运。接着,“西湖云掩鄂王宫”则是对南宋灭亡后鄂州(今湖北武昌)的鄂王(指宋高宗)的宫殿被云雾所遮蔽的景象。
这首诗通过对南宋历史事件的评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之情。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