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灵而下使人悲,却忆陈蕃在郡时。
何处公车还欲召,平生此榻竟奚裨。
事机成败我当算,天命去留人得知。
万古江山一回首,风清月朗䀻君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桓灵而下使人悲” - 桓帝和灵帝(东汉末年的两位皇帝)之后,人们感到悲伤。这里的“桓灵”指的是东汉的汉桓帝和汉灵帝,这两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时期。
  2. “却忆陈蕃在郡时” - 然而我想起陈蕃在担任郡守的时候。陈蕃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清官,他在任期间治理有方,深得民心。
  3. “何处公车还欲召” - 不知什么时候会有公车的使者来召唤我。这里用“公车”指代朝廷的使者,而“召”则意味着召唤或任命。
  4. “平生此榻竟奚裨” - 平生(一生)中,我坐过这个床(榻),但是这有什么用呢?这句表达了一种无力回天的感觉,即使拥有了一切,最终也不过是徒劳无功。
  5. “事机成败我当算” - 事情的结果如何,我该去算一算(预测)。这句话表明诗人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分析形势,决定事情的成败。
  6. “天命去留人得知” - 命运的变迁和去留,人们是可以知道的(宿命论的观点)。这里的“人知”强调了人类对命运的理解和预见。
  7. “万古江山一回首” - 放眼望去,那绵延万里的山河让我不禁回首往事。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8. “风清月朗䀻君祠” - 风吹得清新,月光洒落明朗(明亮),徐君之祠(祠堂)显得格外宁静。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之作,通过对张曲江撰写徐䀻君墓碣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回忆友人在郡守时期的清廉正直,以及自己在仕途上的无奈与挣扎,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诗中的“事机成败我当算”、“天命去留人得知”等诗句,都流露出诗人对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