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崦芳菲已碧桃,更移红杏占西㘭。
每逢好雨扶筇看,不要先生抱瓮浇。
与一野僧吟憩石,无诸俗事坐持醪。
不将物我来分别,观化于今是几遭。
【诗句释义】
东边的山坳中桃花已经盛开,更移栽了红杏在西边。
每逢好雨时,拄着筇竹杖欣赏风景;不用先生亲自浇水。
与一个野僧在石上吟诗休息,没有世俗的杂事坐在旁边喝酒。
不把物和人区别对待,观看变化至今已有多次。
【译文】
东边的山坳里芳菲已经盛开如碧桃,更移栽了红杏在西边。
每当下雨时,我拄着筇竹杖欣赏风景,不需要先生的亲自浇水。
与一个野僧在石上吟诗休息,没有世俗的杂事坐在旁边喝酒。
不把物和人区别对待,观看变化至今已有多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定山先生那里种树后写的次韵之作。
首句“东崦芳菲已碧桃”点明地点,说明是在东崦(即东面的山坳)种树。第二句“更移红杏占西㘭”,说明不仅种了碧桃,而且又移栽了红杏,并把它们种在了西边。这里既写了种树的经过,又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第三句“每逢好雨扶筇看”,说明诗人喜欢观赏风景,喜欢在下雨时拄着筇竹杖去看风景。第四句“不要先生抱瓮浇”,说明诗人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受他人影响,即使别人给他浇水也不喜欢。第五句“与一野僧吟憩石”,写自己与一位僧人在一起吟诗休息。第六句“无诸俗事坐持醪”,说诗人在与僧人一起吟诗休息的时候,没有世俗的事打扰他,可以安心地坐着喝着美酒。最后两句“不将物我来分别,观化于今是几遭”,说诗人不想将万物都加以区分,而是用心去体察万物的变化规律,因为自己从现在开始已经经历过多次了。
这首诗通过种树这件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也表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高洁品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