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持节岭西东,奏疏金门月几封。
都府清虚如到寺,家徒冷淡不随公。
疮痍已拯人间溺,经略还收战外功。
犹与后时忧馈饷,羡馀不以献重曈。

【译文】

十年间持节岭西东,奏疏金门月几封。都府清虚如到寺,家徒冷淡不随公。疮痍已拯人间溺,经略还收战外功。犹与后时忧馈饷,羡馀不以献重曈。

注释:

挽敕总两广军务都御史郴阳朱公 —— 这首诗是用来哀悼被贬的朱公的。挽敕是古代的一种公文形式,用来悼念和纪念某人。

十年持节岭西东,奏疏金门月几封。都府清虚如到寺,家徒冷淡不随公。疮痍已拯人间溺,经略还收战外功。犹与后时忧馈饷,羡馀不以献重曈。

注释:

十年持节岭西东,奏疏金门月几封。都府清虚如到寺,家徒冷淡不随公。疮痍已拯人间溺,经略还收战外功。犹与后时忧馈饷,羡馀不以献重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挽诗,用以悼念被贬的朱公。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朱公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他在岭南任职期间的肯定和赞扬。

首联“十年持节岭西东,奏疏金门月几封。”描绘了朱公在岭南任职期间的时间跨度和频繁上奏的情形。其中,“十年”暗示了朱公在岭南任职的时间之长,“持节岭西东”则表明了他的职责范围之广。而“奏疏金门月几封”则形象地描绘了他频繁向朝廷上书的情景,展现了他勤于政事的品质。

颔联“都府清虚如到寺,家徒冷淡不随公。”则是从侧面反映了朱公在岭南任职期间的生活状态。在这里,“都府清虚”可能指的是他的官邸清净、宁静,没有官场上的纷扰和喧嚣;“家徒冷淡”则可能是指他在家中孤独冷清,缺乏亲情或友情的陪伴。然而,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他却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政治责任。

颈联“疮痍已拯人间溺,经略还收战外功。”则进一步强调了朱公在岭南任职期间所取得的政绩和贡献。这里的“疮痍”可能指的是战争创伤或社会问题,“拯人间溺”则暗示着他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或困难。而“经略”则可能指的是他的治理能力和手段,“收战外功”则暗示着他不仅关注国内的治理,还积极参与对外事务,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尾联“犹与后时忧馈饷,羡馀不以献重瞳。”则表达了诗人对朱公的敬仰之情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在这里,“犹与后时忧馈饷”意味着他仍然关心国家的粮草供应问题,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而“羡馀不以献重瞳”则暗示着他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荣誉,但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依然保持着谦逊和低调的态度,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继续努力。

整首诗通过对朱公在岭南任职期间的时间跨度、频繁上奏、生活状态、政绩贡献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等方面的具体描写,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朱公的深切怀念之情和对他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