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朗耀秋风清,渔翁自歌还自听。
却惭夜半留双睫,早为人间了六经。
贤圣当为天下极,何人不共此心灵。
从前欲洗安排障,万古斯文看日星。

【注释】

偶成:偶然写成的诗。秋月朗耀秋风清,渔翁自歌还自听。秋天的月亮明亮,秋风也清爽,一个打鱼的老翁一边唱歌一边听自己的歌声。却惭夜半留双睫,早为人间了六经。我却惭愧在深夜里留下两个眼睛,我早就给人们留下了六部经典著作。贤圣当为天下极,何人不共此心灵。圣贤应该成为天下的表率,有谁不和这个心灵相通呢?从前欲洗安排障,万古斯文看日星。以前想要清除思想上的障碍,让万古以来的文化遗产像日月星辰一样辉煌灿烂。

【赏析】

《偶成》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四句,首句写景;次句叙事;三句抒情;末句说理。前两句写自己因受贬谪而感到惭愧,后两句抒发感慨与豪情,表现了他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秋月朗耀秋风清”,这是诗人眼前实景。诗人以“朗耀”二字,形容秋月皎洁明净,光芒四射,把秋天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清”字则写出了秋风的凉爽和高洁。“朗耀”“清”,这两个词都带有描写的作用,用在这里,突出了秋天的景物特点,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美丽的月色和清凉的秋风。这一句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句都是承此而来。“渔翁自歌还自听”,诗人看到一位渔翁在唱着什么,他不仅自己倾听,而且似乎也在跟着唱起这首歌来。“却惭夜半留双睫”,意思是说:夜里听到渔翁在唱歌,自己又惭愧地留了两个眼睛去看他的歌,这是多么可笑啊!诗人的这句“却惭夜半留双睫”既是对前面“朗耀”、“清”的描写的进一步渲染,也是诗人自我调侃的一种方式。

“却惭夜半留双睫”,诗人自嘲自己在深夜里还要留两个眼睛看渔翁唱歌,多么可笑啊!这一句中的“却惭”,“留双睫”,既表现了他对渔翁的赞赏,也表现了他对渔翁生活的向往。“早为人间了六经”,这一句的意思是:我早就给人们留下了六部经典的著作。这六部著作,就是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春秋》、《易经》、《乐经》。这六部著作,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全部知识体系。苏东坡说:“六经者,吾老氏之书也。”他认为,这些经典的学问,是他一生所要学习的。

“贤圣当为天下极,何人不共此心灵”,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圣贤应当成为天下的楷模,有哪个人不是与他的心灵相通的呢?“贤圣”,指有德行的人,这里指道德修养高尚的人们。“共此心灵”,即心通,心心相印。苏东坡认为,贤圣们的行为举止,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从前欲洗安排障”意思是过去想要除去心中的杂念。“安排障”,指心中的种种顾虑和杂念。“万古斯文看日星”,这一句的意思是:万古以来的文化,就像太阳和星星一样照耀着人类。“斯文”,这里指的是文化,包括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献、典籍等。“万世”,泛指很多代。“斯文”,指文化。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以前的学者们想消除心中种种的杂念,让人们永远受到美好的文化的熏陶。

【译文】

秋天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清爽的秋风,打鱼的老人边唱边听自己的歌。我却惭愧到深夜还在留两只眼睛观看,早已给人们留下了六部经典著作。圣贤应当成为天下的楷模,有谁不与这个心灵相通呢?从前想要除去心中的杂念,万古以来的文化遗产就像日月星辰一样辉煌灿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