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子今来六十一,慈亲己过八旬三。
旌书门外题新榜,拭泪床头换旧衫。
少有菑畬供俯仰,不妨渔钓老东南。
些儿别作长生计,岩畔丹书有两函。
【注释】六一:唐宋时称六十一岁为六一,这里指作者的年龄。孤子今来六十一:诗人说自己如今已六十一岁。慈亲己过八旬三:诗人说父母年事已高,自己已年逾古稀。旌书:即榜文,指科举录取的通知书。题新榜:即登科后,在门外张贴榜文。拭泪床头换旧衫:诗人说自己登第时,曾将旧袍换成了新衣。菑畬(zāi shú,音渣殊):古代的一种耕作方法,也泛指农作。供俯仰:指侍奉父母。渔钓:指闲适的生活。岩畔丹书有两函:诗人说隐居在山中,岩壁上有两封用红色字写成的书信,是父母的遗训。
【赏析】这首诗是写隐逸生活。首句“孤子今来六十一”点明自己年龄;“慈亲已过八旬三”则点出自己的年迈和父母的高龄。接着两句是对自己一生事业的回忆。“旌书门外题新榜,拭泪床头换旧衫”二句,回忆自己考中进士时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从政为官的豪情壮志。“少有菑畬供俯仰,不妨渔钓老东南。”是说自己年轻时就从事农事、渔业和狩猎,可以自由自在地度过余生。“些儿别作长生计,岩畔丹书有两函”一句,是说现在应该考虑长远的生活安排:“岩畔丹书有两函”,是指隐居山中,靠父亲留下的书信度日。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以及自己对这种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