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不坐周公旦,到处山林有鹿麋。
北斗收名千古独,西湖送老一枰谁。
鹤知好客来寻主,月为疏梅出并诗。
未肯低头陶靖节,挂怀身外五男儿。
诗歌原文
庙堂不坐周公旦,到处山林有鹿麋。北斗收名千古独,西湖送老一枰谁。
译文注释
- “庙堂不坐周公旦”:此句表明作者对庙堂政治的疏离态度,不愿在官场中安身立命,而是选择退隐到自然和文学世界中。
- “到处山林有鹿麋”: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只有山林和鹿群陪伴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生活态度。
- “北斗收名千古独”:通过北斗星来比喻自己在历史上的独特成就,强调了其作品的永恒价值。
- “西湖送老一枰谁”:用围棋中的“一枰”(棋盘)暗喻人生的起伏和无常,西湖的宁静成为作者晚年思考生命意义的象征。
赏析
陈献章的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情感。首先,“庙堂不坐周公旦”反映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及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追求。其次,“到处山林有鹿麋”展现了他超然物外、回归自然的向往。第三,“北斗收名千古独”则彰显了他的文学成就以及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最后,“西湖送老一枰谁”则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性的探讨,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明代陈献章时期,当时他已经完成了学业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能成功。随后,他选择了隐居生活,并在白沙村建造了一座名为“阳春台”的书斋,静心钻研学问并著书立说。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隐居生活中所写,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看轻的态度。
《读林和靖诗集序》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陈献章一生追求与感悟的集中体现。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丰富的意象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而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