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翕还舒云以之,半阴半晴三月时。
君歌一曲来陶谢,我把诸峰坐武夷。
岸夹桃花藏钓石,春来江水入园篱。
孤山荡破庐山影,看到庐山几丈诗。

将至庐山有作和吴兆麟

陈献章诗意赏析

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人。他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以其静坐学说闻名于世。《将至庐山有作和吴兆麟》是其七言律诗之一,表达了对庐山的热爱与向往。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欲翕还舒云以之,半阴半晴三月时。”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庐山行走时,感受到的云雾缭绕的景象。“欲翕还舒”,意指云气时而聚时而又散,如同人的呼吸一般自然。“半阴半晴三月时”,则具体描述了这种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展现了庐山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2. 译文注释:“君歌一曲来陶谢,我把诸峰坐武夷。”此句表达了诗人在听到友人歌声时的情感体验。通过“来陶谢”和“坐武夷”两个动作,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动,也体现了与庐山的深厚情感联系。这里的“陶谢”可能指的是陶渊明或谢灵运,两位均为古代文学巨匠,他们的诗歌作品影响了陈献章的审美情趣。

  3. 赏析:整首诗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古人文化的敬仰。通过“欲翕还舒云以之”等诗句,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对生命流转和宇宙奥秘的深刻理解。而“君歌一曲来陶谢”一句,更是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将至庐山有作和吴兆麟》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篇,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达的方式。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不难发现,陈献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