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见孙登,只闻孙登啸。
针在绣不传,绣传针不妙。

注释:

  1. 阮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擅长写诗和散文。
  2. 孙登:东晋时著名的隐士。
  3. 针在绣不传:比喻只有真本事才能传扬出去。
  4. 绣传针不妙:比喻没有真本事的人,只能把本领传给别人,自己却不能有所作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赞美真本事的传递和传播,表达了诗人对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思考。
    “阮籍见孙登,只闻孙登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阮籍见到孙登的时候,只是听到孙登的啸声而已。这里用到了“只闻”这个词语,表示只听到了声音,却没有看到人。这也是一种夸张的手法,用来突出孙登的超凡脱俗。同时,“啸”这个字也暗示了孙登的性格特点,他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气质。
    “针在绣不传,绣传针不妙。”这句话则是说,真正的本事是不能随便传授的,如果传授出去了,反而不好。这里的“针在绣不传”是指真正有本事的人,他们的能力是无法传授给他人的;而“绣传针不妙”则是指那些只会模仿他人的人,他们的技艺并不高明,反而显得拙劣。
    这首诗通过对“范能用”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思考。他认为只有真正的本事才能真正地传承下去,而不是靠模仿或者传授。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选拔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于真本事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