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见孙登,只闻孙登啸。
针在绣不传,绣传针不妙。
注释:
- 阮籍: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擅长写诗和散文。
- 孙登:东晋时著名的隐士。
- 针在绣不传:比喻只有真本事才能传扬出去。
- 绣传针不妙:比喻没有真本事的人,只能把本领传给别人,自己却不能有所作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赞美真本事的传递和传播,表达了诗人对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思考。
“阮籍见孙登,只闻孙登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阮籍见到孙登的时候,只是听到孙登的啸声而已。这里用到了“只闻”这个词语,表示只听到了声音,却没有看到人。这也是一种夸张的手法,用来突出孙登的超凡脱俗。同时,“啸”这个字也暗示了孙登的性格特点,他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气质。
“针在绣不传,绣传针不妙。”这句话则是说,真正的本事是不能随便传授的,如果传授出去了,反而不好。这里的“针在绣不传”是指真正有本事的人,他们的能力是无法传授给他人的;而“绣传针不妙”则是指那些只会模仿他人的人,他们的技艺并不高明,反而显得拙劣。
这首诗通过对“范能用”的评价,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思考。他认为只有真正的本事才能真正地传承下去,而不是靠模仿或者传授。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选拔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于真本事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