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疑大块本全浑,不受人间斧凿痕。
今日云封禅寺里,曲江遗像任尘昏。
【注释】
1、云封寺:即“云岩寺”。在今陕西长安县。
2、曲江:即“曲江池”,在今西安南。
3、遗像:画像。
4、禅寺:佛教寺庙。
【赏析】
《云封寺有曲江遗像戏题》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大和三年(829)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首联写景,描绘了曲江之景;颔联以疑问形式出现,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感慨;颈联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尾联则以赞叹的方式结束了全诗,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而优美动人。
首联“尝疑大块本全浑,不受人间斧凿痕”是说我曾经怀疑大自然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这里的“大块”指的是自然景观,而“全浑”则是指其整体性和浑然天成的状态。“斧凿痕”则是指人工的痕迹和雕琢。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反思和担忧。
颔联“今日云封禅寺里,曲江遗像任尘昏”则是对前一联的具体化和具体化。这一联中“云封禅寺”指的是位于陕西省长安县的一个佛教寺庙,而“曲江遗像”则是指该寺庙内保存的一幅古代画像。这里的“尘昏”指的是尘埃落定,形象地描绘出了这幅画像被尘封已久的景象。这一联则是对前一联的具体化和具体化,进一步强调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和破坏所带来的后果。
颈联“不辨牛马人飞鸟,尽入烟云色变浑”则是对前一联的拓展和深化。这里的“牛马”、“飞鸟”都是人类的象征,而“烟云”则是指自然的景色和气息。这一联则是以自然界为背景,进一步表达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里的“色变浑”则是指颜色变得模糊不清,形象地描绘出了自然景色与人类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景象。
尾联“但知天地常长存,不觉山川总幻形”则是对前一联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天地”、“山川”都是指自然界的要素,而“幻形”则是指它们变化无常的本质。这一联则是对前一联的总结和升华,强调了人类对于自然的认知和感悟应该超越物质形态的限制,认识到自然界的永恒性和神秘性。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现象来表达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这种对于自然美的追求不仅体现在诗歌本身,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