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弃糟粕,糟粕非真传。
眇哉一勺水,积累成大川。
亦有非积累,源泉自涓涓。
至无有至动,至近至神焉。
发用兹不穷,缄藏极渊泉。
吾能握其机,何必窥陈编。
学患不用心,用心滋牵缠。
本虚形乃实,立本贵自然。
戒慎与恐惧,斯言未云偏。
后儒不省事,差失毫厘间。
寄语了心人,素琴本无弦。
这是一首七言诗,由张廷祥所作。诗人以古人弃糟粕,而糟粕非真传,来喻示自己对学问的理解和认识。
第一句“古人弃糟粕”,意为古代的人们舍弃了那些无用的东西,只留下有用的东西。这里,诗人用“糟粕”一词,比喻那些无用的东西,而“真传”则是真正有用的知识。
诗人描述了一种现象:“眇哉一勺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只是一勺水,只要积累足够多,也能形成大江大河。这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理解,即无论看起来多么渺小的事物,只要不断积累,就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三句“亦有非积累”,与前两句形成了对比。这表示,并非所有的事物都需要积累才能产生效果,有些事物本身就有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虽然有些事并不是通过积累产生的,但只要用心去做,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而要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
在这首诗的结尾部分,诗人再次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指出,学习的最大敌人就是心不专一。如果用心去学习,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达到更高的境界。同时,他告诫人们,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
最后一句“寄语了心人,素琴本无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的人来说,他们不需要再追求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因为他们已经明白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他认为只有放下过多的欲望和追求,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