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彼头上巾,漉酒无乃卑。
但求当日醉,不管后生疑。
衷情万里隔,志士千古期。
无人知此意,只有东林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出关键词语,最后分析这些词语在诗中的作用和意义。

“漉酒巾”:指用巾子擦拭酒壶上的水珠。这里借指饮酒。

“取彼头上巾,漉酒无乃卑”:意思是说,取下头上的巾子,来过滤酒水,未免有些不雅。这里的关键词是“取”“头上巾”,这是诗人故意为之的;“无乃卑”:难道不显得太谦卑吗?这是诗人反诘。

“但求当日醉,不管后生疑”:只愿当时能够沉醉其中而忘却一切世俗之忧,不顾及那些年轻人对我的怀疑与不信任。这里的关键词是“当日醉”,“后生”,这是诗人对世俗之人的反问。

“衷情万里隔,志士千古期”:我满腹的心事像隔着万里之遥一样遥远,志士的理想却能跨越千古长存。这里的关键词是“衷情”、“志士”,这是诗人对理想、抱负的抒发。

“无人知此意,只有东林师”:没有人理解我的这份心意,只有东林寺的高僧知道。这里的关键词是“此意”,“东林师”,这是诗人对高僧的赞美。

赏析:

首句写诗人用头巾来擦拭酒壶中的酒,这举动不免显得有些不雅,所以用“取彼头上巾,漉酒无乃卑”这样的句子表达自己的不满之情。“无乃卑”是反问句,强调了“取”字,表明了诗人对这种行为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的不满和不屑。“但求当日醉,不管后生疑”是作者反问的句子,表达了他对世俗的不屑和鄙视,同时也表达了他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愿望。

第三句则表达了诗人的理想主义情怀。“衷情万里隔,志士千古期”是作者对理想、抱负的抒发,表达了他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结尾处则引用了历史上的东林寺高僧,表达了他对自己行为的认同和支持。“无人知此意,只有东林师”是作者对高僧的赞美,也表现了他对于高僧的理解和支持。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的行为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世俗的不屑和鄙视,同时也表达了他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愿望。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主义情怀和对未来的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