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勋名豸角冠,驱驰骢马慰加餐。
兵戈况复诛求尽,楚甸何如蜀道难。
乔木始闻游女咏,铜鞮多称里儿欢。
当筵合罢南征曲,都入升平乐事看。
注释
- 华发:指年纪已高的诗人。
- 勋名:指功勋和名声。
- 豸角冠:古代官员的帽子,用鹿皮或牛角制成,因形似动物而得名。
- 驱驰:骑马奔走,形容奔波劳累。
- 楚甸:指楚国的边境地区,这里借指远离故乡的土地。
- 蜀道难:形容道路崎岖险峻,难以行走。
- 乔木:高大的树木,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 铜鞮:地名,位于今山西省沁阳县,以产铜著称。
- 里儿欢:民间欢乐的场景。
- 南征曲:指南方征战的歌曲。
- 都入升平乐事看:意味着所有的战争都已经结束,现在都是太平盛世,可以快乐地享受生活了。
译文
年迈的诗人功勋卓越如鹿皮帽,马不停蹄奔走慰劳自己。
兵戈未息诛求不止,楚国边陲与蜀道同样艰难。
才子佳人开始吟唱游女之歌,铜鞮之地多称里中百姓欢乐。
酒宴之上应该弹奏南征之曲,一起庆祝升平之世的安乐。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首联“华发勋名豸角冠,驱驰骢马慰加餐”,描绘了诗人虽然年纪渐长但依然英姿飒爽,驰骋疆场的情景,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豪情与壮志。颔联“兵戈况复诛求尽,楚甸何如蜀道难”,反映了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的现实困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百姓安宁的向往。颈联“乔木始闻游女咏,铜鞮多称里儿欢”则描绘了和平时期的乡村景象,游女与里儿的欢声笑语象征着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尾联“当筵合罢南征曲,都入升平乐事看”则是诗人对这种和平时代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国泰民安的期盼。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