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士相望海越宽,莫疑西涨有狂澜。
蛟龙起处多成岛,日月分流并作滩。
识面乍逢渔父问,轻身欲学水仙餐。
前溪一曲闲情兴,暂采芙蓉报不难。

【注释】

  1. 若士相望:若士,即若士人。若士人是古代指有才能的人,也泛指文人学士。相望,互相眺望。
  2. 海越宽:大海辽阔。
  3. 莫疑西涨:不要怀疑西边的涨潮。涨潮是指海水在白天由于太阳照射和夜晚月亮吸引而产生的水位上升的现象,这里指的是潮水。
  4. 蛟龙起处:龙是神话中的动物,这里指龙卷风。
  5. 日月分流并作滩:日月分照的地方形成了河滩。
  6. 识面乍逢渔父问:认识面庞后刚巧碰到渔夫。识面就是识面,即见到对方;乍逢就是初次见面;渔父,指打鱼的老翁,这里指渔夫。
  7. 轻身欲学水仙餐:轻身就是轻装简行,欲学水仙餐意谓想要效仿神仙一样的生活,享受清闲自在的生活。
  8. 前溪一曲闲情兴:前溪,指前面的小溪;曲,弯曲;闲情兴,悠闲的情绪。
  9. 芙蓉:荷花的别名。
  10. 报不难:报应不困难,容易实现。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追求自由、轻松生活的向往。

首句“若士相望海越宽”,描绘了一个宽广无垠的大海景象。“若士”是形容文人墨客们,他们在海上遥望,视野开阔,心旷神怡。

第二句“莫疑西涨有狂澜”,表达了诗人对大海涨潮时的壮观景象的惊叹。“莫疑”表示不要怀疑,“狂澜”则是指汹涌澎湃的潮水。这句诗展现了大海的力量和美丽。

第三句“蛟龙起处多成岛”,进一步描绘了大海中的景象。“蛟龙起处”指的是海中的漩涡和波浪形成的海岛,形象地展示了大海的变幻莫测。

第四句“日月分流并作滩”,描述了太阳和月亮的光芒交汇在一起,形成河流的景象。这里的“滩”指的是河岸边的小土丘或者沙洲。诗人用这样的画面来表现时间的流逝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存。

接下来四句分别描写了诗人与渔夫相遇的情景,以及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第五句“识面乍逢渔父问”,描述了诗人初见渔夫时的情形。第七句“轻身欲学水仙餐”,表达了诗人想要像神仙一样,过一种简单而悠闲的生活的愿望。最后两句“前溪一曲闲情兴”,则是诗人看到小溪的风景,产生了悠然自得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