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入西山,炎景照南陆。
梅霖歇崇冈,积润含林麓。
挈徒过修坂,访友臻空谷。
川薄阳已微,烟霏忽丛竹。
石窦注清冷,云萝覆岩屋。
庖人馈鲜鲤,童子进鼎泬。
翰墨情所投,令人发深穆。
兹会难再洽,艮趾兰堂宿。

泛舟入西山,炎景照南陆。

梅霖歇崇冈,积润含林麓。

挈徒过修坂,访友臻空谷。

川薄阳已微,烟霏忽丛竹。

石窦注清冷,云萝覆岩屋。

庖人馈鲜鲤,童子进鼎泬。

翰墨情所投,令人发深穆。

兹会难再洽,艮趾兰堂宿。

注释:

  1. 泛舟入西山:泛舟指的是划船,进入西山指的是进入山中。
  2. 炎景照南陆:炎热的阳光照耀在南部的陆地上。
  3. 梅霖歇崇冈:梅雨停止,雨水滋润着高大的山冈。
  4. 携徒过修坂:携带徒弟走过险峻的山路。
  5. 访友臻空谷:探访朋友,达到空旷的山谷。
  6. 川薄阳已微:河流逐渐变窄,太阳已经西沉。
  7. 烟霏忽丛竹:烟雾弥漫,忽然间竹林中的云雾飘散。
  8. 石窦注清冷:石头上的洞穴注入清凉的泉水。
  9. 云萝覆岩屋:云雾缠绕着岩石上的房屋。
  10. 庖人馈鲜鲤:厨师给客人准备了新鲜的鲤鱼。
  11. 童子进鼎泬:童子端着盛满食物的鼎走了进来。
  12. 翰墨情所投:用笔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3. 令人发深穆:让人感到深深的敬仰和肃穆。
  14. 兹会难再洽:这样的聚会难以再次遇到。
  15. 艮趾兰堂宿:在艮位的兰草庭院中住宿。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游览阳山时的情景。首句“泛舟入西山”,描绘了诗人泛舟进入西山的场景。第二句“炎景照南陆”,表现了南方陆地的炎热景象。第三句“梅霖歇崇冈”,描绘了梅雨停止,雨水滋润着高大的山冈。第四句“挈徒过修坂”,表达了带领徒弟通过险峻的山路。第五句“访友臻空谷”,表明了探访朋友,达到空旷的山谷。第六句“川薄阳已微”,表现了河流逐渐变窄,太阳已经西沉。第七句“烟霏忽丛竹”,描绘了烟雾弥漫,忽然间竹林中的云雾飘散的景象。第八句“石窦注清冷”,表现了石头上的洞穴注入清凉的泉水。第九句“云萝覆岩屋”表现了云雾缭绕着岩石上的房屋。第十句“庖人馈鲜鲤”,描绘了厨师给客人准备了新鲜的鲤鱼。第十一句“童子进鼎泬”,表现了童子端着盛满食物的鼎走了进来。第十二句“翰墨情所投”,用笔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第十三句“令人发深穆”,让人感到深深的敬仰和肃穆。第十四句“兹会难再洽”,表达了这样的聚会难以再次遇到。第十五句“艮趾兰堂宿”,表明了在艮位的兰草庭院中住宿。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