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仙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忆别分携在柳阴,奇山上望象山岑。 - 注释: “忆别”指的是对离别的思念;“分携”指分别和分手;“柳阴”通常代表离别时的哀愁氛围;“奇山”可能是指特定的地理位置或景观,象征性地表达了一种奇异而难以忘怀的印象。“象山岑”则可能指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如著名的象山。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这次分离时刻的怀念与感慨。 2. 手牵玉藕丝难断,口嚼青茶苦自禁。 - 注释:
寄外 去时尔语尚云云,去后音书总不闻。 残黛懒描三月柳,乱鬟愁理一梭云。 可堪林际鸠呼妇,颇奈天边雁叫群。 难得相逢容易别,机丝何用织回纹。 注释: - 去时尔语尚云云:你当时的话语依然在耳边萦绕。 - 残黛:形容女子眉毛的余色。 - 懒描:懒得化妆。 - 三月柳:春天的柳树。 - 乱鬟:形容头发凌乱的样子。 - 林际鸠呼妇:大雁在树林中呼唤归巢的伴侣,这里比喻夫妻分离。 - 颇奈:很可怜
【注释】 妆前:指女子梳妆之前。 子夫:即“司马相如”。 【赏析】 此诗为杜甫《佳人》一诗的序文,写美人对剑的喜爱。 试取妆前玉匣开,光铓秋水迫人来。 玉匣:盛放佩剑的盒子。 子夫:指汉武帝宠臣、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 “试取妆前”四句:意谓打开妆台前的玉匣,取出佩剑,宝剑光芒逼人。 风尘可与儿夫佩,漫道儿夫得意回。 “风尘”句:意谓在风尘之中,我(美人)也可以把儿子所佩的剑。 “漫道”两句
【诗句释义】 1. 寄予玉馨的表妹:寄,寄托、思念。馨,芳香。 2. 去年同学们交换鹅经:鹅经,指鹅毛书简。 3. 冰面镜般无尘的玉有香气:冰镜,指水面如镜。 4. 织锦才高的独步天下:织锦,指纺织技艺高超。 5. 梅妆好的对双清:梅妆,指梅花妆。双清,指两袖清风。 6. 春朝携手看花发:春朝,春天的早晨。 7. 秋夜凭肩待月明:秋夜,秋天的夜晚。 8. 别后相思烟水隔:别后,离别之后。 9.
江行 止为偷闲狎鹭鸥,扣舷歌唱出沙洲。 又从别浦寻幽兴,观采荷花女伴游。 注释: 江行:江上行船。 止为偷闲:为了寻找一点闲暇时间。 狎:接近;亲近。 鹭鸥:水鸟。 叩舷:敲击船舷。 唱:歌唱。 出沙洲:在沙洲上行走。 又从:又向。 别浦:偏僻的水流。 幽兴:深远的兴致。 观:观赏。 采荷:采摘莲蓬。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次江行的所见所闻。诗的前两句“止为偷闲狎鹭鸥,扣舷歌唱出沙洲”
注释:秋天的时候我在栏杆外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看着天空中的大雁向南迁徙。我心中想要写信表达我的思念之情,但是却不知道应该寄给谁,只能把思念之情写在红叶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时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木栏杆外思依依”、“目断天涯去雁飞”等词语,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而“心欲裁书何处达”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最后一句“诗题红叶泪沾衣”
试取妆前玉匣开,光铓秋水迫人来。 风尘可与儿夫佩,漫道儿夫得意回。
木栏杆外思依依,目断天涯去雁飞。 心欲裁书何处达,诗题红叶泪沾衣。
往年同学换鹅经,冰镜无尘玉有馨。 织锦才高推独步,落梅妆好对双清。 春朝携手看花发,秋夜凭肩待月明。 别后相思烟水隔,海棠红绽想仪形
陈云仙并非明代诗人。 钱仲联先生在《近百年诗坛点将录》中,将晚清至民国时期百余名诗人按其艺术表现、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进行排序。而陈云仙是20世纪80年代的国学大师、著名诗人和词人,以及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他是苏州大学终身教授。陈云仙并未被列入晚清至民国时期的诗人名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