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就关山赊月色,何妨复岭一登高。
神皋共庆丰年乐,广武宜知稼穑劳。
紫殿驾车轻绝塞,严霜杲日动征袍。
十年未雪辽山耻,不斩楼兰负宝刀。

《关山谒庙》

陈仁锡 〔明〕

且就关山赊月色,何妨复岭一登高。
神皋共庆丰年乐,广武宜知稼穑劳。
紫殿驾车轻绝塞,严霜杲日动征袍。
十年未雪辽山耻,不斩楼兰负宝刀。

注释:

  1. 关山:指古代的边关和山脉,常用以象征边远地区或边防。
  2. 赊月色:形容在遥远的边疆地带,月光显得特别明亮,仿佛是赊借而来。
  3. 登高:此处指登上高处,通常与赏景或抒发情感相关。
  4. 神皋:指神灵所在的地方,也泛指祭祀场所。
  5. 丰年乐:形容丰收的喜悦和庆祝。
  6. 广武:指古地名,这里代指边境的广袤之地。
  7. 稼穑劳:指耕种与收获的辛勤劳动,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付出。
  8. 紫殿:皇帝的宫殿,通常用于比喻重要场所或尊贵的地位。
  9. 驾轻:形容轻松自如的状态,没有压力。
  10. 绝塞:断绝了边塞的道路,形容距离遥远或难以通行。
  11. 杲日:晴朗的太阳,形容天气晴朗。
  12. 十年未雪:指长时间没有降雪,可能暗含着对国家或地区的担忧或不满。
  13. 楼兰:古代西域国名,此处可能用其作为战争或冲突的象征。
  14. 负宝刀:携带珍贵的武器,暗示有能力保卫国家或领土。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边关风光、登高望远、祭祀庆典等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疆的关切和对和平安宁的渴望。全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以及对民族未来的展望。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仗工整的律诗格式,传达出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认同感。

《关山谒庙·其三》不仅是对边疆风光的描绘,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和历史的反思。通过对边疆生活和战斗情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