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十载上公车,携手邮庭月色华。
颇牧久高青镇闼,夔龙先借课骝骅。
间吟昔赋春梅赠,司鼓重将秋菊挝。
商略龙兴建置意,救时应泛丈人槎。
【注释】
辛未重九前四日:即重阳节前四天,辛未为农历年份。
封册至自滁太仆:指诗人被朝廷任命为滁州太仆一事。
以:因为。
自:亲自。
太仆:古代官名,主管皇帝车马的官员,这里泛指朝廷。
徐翁:姓徐的老者,这里指太仆徐某。
夜深载酒赋诗:深夜里饮酒赋诗作乐。
论交十载上公车:与朋友交往了十年之后,被推举进入科举考试的考场。
携手邮庭月色华:意思是说,在月色的辉映下,和朋友手拉着手,一同走在驿路上。
邮庭:驿站。
颇牧久高青镇闼:意思是说,很久之前就被提升到了京城。“颇牧”是作者的字,“高”是升高的意思,“青镇”是指京城,“闼”是门的意思。
夔龙先借课骝骅:意思是说,像屈原那样被贬谪到江边,然后重新得到重用。“夔龙”指屈原,“课”是考核、选拔的意思,“骝骅”是指骏马。
间吟昔赋春梅赠:意思是说,曾经赋诗向春天里的梅花赠送。
司鼓重将秋菊挝:意思是说,再次击鼓奏乐庆祝秋天里的菊花。
商略龙兴建置意:意思是说,商议着如何振兴国家。
救时应泛丈人槎:意思是说,应该乘船去救助那些需要救援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赴任滁州太仆时的即席之作。全诗语言流畅,对仗工整,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众的关切,同时也抒发了个人对于仕途得失的感慨。
首句“辛未重九前四日以封册至自滁”,交代了作者被朝廷任命为滁州太仆的时间。重九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每年的九月初九举行,人们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这里的“封册”指的是皇帝颁发的正式任命文书。
接下来两句“论交十载上公车,携手邮庭月色华”,描述了作者与朋友交往了十年之后,被推举进入科举考试的考场。这句话中的“上公车”指的是参加科举考试,而“携手邮庭月色华”描绘了作者和朋友在月下漫步的场景。
第三句“颇牧久高青镇闼”,则表明了作者长时间被提升到了京城。这里的“颇牧”是作者的字,“高青镇闼”是指被提升到京城,“青镇”指的是京城,“闼”是门户的意思。
接下来的几句,作者抒发了自己对于仕途得失的感慨:“夔龙先借课骝骅”。夔龙是指屈原,他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诗人,曾因被贬谪而流放,后来得到了重用。这里的“课”是考核、选拔的意思,“骝骅”是指骏马,比喻才华出众的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像屈原那样被贬谪到江边,然后重新得到重用。
然后作者又转向了对于国家的担忧:“间吟昔赋春梅赠”,意思是说,曾经赋诗向春天里的梅花赠送。这句中的“间吟”意味着作者在闲暇之余,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最后两句“商略龙兴建置意,救时应泛丈人槎”,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如何振兴国家的思考。这里的“商略”意味着讨论、商议,“龙兴”指的是振兴国家,“建置”是指建设、治理,“泛丈人槎”意味着乘船去救助那些需要救援的人。
整首诗语言流畅,对仗工整,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众的关切,同时也抒发了个人对于仕途得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