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承恩命出金台,玉塞关门次第开。
白马素谈前日事,青牛紫气几时来。
弃繻独羡终军志,怀古深惭杜老才。
鸡犬不劳宾客报,辽江东去近蓬莱。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出使辽地时所作,全诗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远承恩命出金台”意思是:远承皇帝的命令离开京城,前往金台(今辽宁沈阳)。承恩命,指皇帝下诏,征召他入朝。金台,即今辽宁沈阳市,当时是陪臣居住的地方。诗人奉命来到金台,心情非常激动,因此开篇便写自己受皇命出使之事。

“玉塞关门次第开”意思是:玉塞门关一个接一个地被打开。玉塞,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县境。玉塞门,为古长城要塞之一。诗人由远赴金台,到玉塞门依次开启,反映了当时战事频繁,边防戒备森严。

“白马素谈前日事,青牛紫气几时来”意思是:骑着白马谈论过去的事情,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听到朝廷传来好消息;骑着青牛进入皇宫,希望能得到皇帝的赏识。白马,传说为仙人所乘,这里比喻诗人。素谈,指闲谈。前日,指过去的岁月。青牛紫气,指吉祥之兆,这里借指朝廷的好运气。几时来,什么时候到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尽快传来好消息、实现自己报效朝廷愿望的心情。

“弃繻独羡终军志,怀古深惭杜老才”意思是:我抛弃儒冠羡慕终军(西汉人,以少年得志著称)有志于报国;我怀古而深感自己才能不足,愧对杜甫这样的大诗人。终军,字子云,汉山阳郡人,汉武帝时以孝廉被选入长安,任郎中。武帝想招抚南越王赵眣,派使者去劝说。赵眣不肯服从,于是派终军带兵攻眣。终军说:“南越王不听陛下诏谕,不称臣而听敌国的话,这是罪过。”于是就把赵眣杀了。终军很年轻就很有名,他曾经用白马之盟的故事劝服匈奴单于归附汉朝。终军因功被封为武陵侯。终军虽年少却颇有胆识和才干,他的事迹广为传颂。杜牧是唐朝著名诗人,曾写过一首《题宣州开元寺水阁》一诗:“万里伤心严陵井,千秋遗恨仲宣亭。”这首诗中“仲宣亭”是指诸葛亮的遗迹亭。

“鸡犬不劳宾客报,辽江东去近蓬莱”意思是:不用麻烦客人为我送行,辽河之水向东流去已近蓬莱仙境了。辽河,即今辽宁省的辽河,发源于内蒙克什克腾旗西敖包,东流经辽宁入渤海。李白出使辽东时路过此地,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此诗是李白出使辽东时所作,全诗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开头两句点明出使之地,并交代了此行的原因。

“玉塞关门次第开”,写边关的形势。从首句“远承恩命出”看,诗人奉旨北使是受命于朝廷而非出于自己意愿。“玉塞门”指边关,“次第开”说明边关逐渐开放。

后二句则写自己的抱负与期待。“白马素谈前日事”,诗人想象着自己骑着骏马回到长安后会向朝廷汇报边疆的情况,希望早日听到捷音。“青牛紫气几时来”,诗人又幻想着自己能骑着青牛进入皇宫拜见皇上,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与任用。

“弃繻”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终军”典出《史记·终军传》,终军年轻时就很有名,他曾经用白马之盟的故事劝服匈奴单于归附汉朝。终军因功被封为武陵侯。“杜老”典出杜甫诗《秋兴八首》组诗中的第四首,此诗中“仲宣亭”是指诸葛亮的遗迹亭。“弃繻”两句说自己虽然放弃了做官的机会,但仍然怀着报国之志;虽然怀古思贤,但并不自愧不如杜牧那样的大诗人。

“鸡犬不劳宾客报”,这句的意思是:用不着让远方的客人为我送行。“辽河东去近蓬莱”,意思是说:辽河之水向东流去已近蓬莱仙境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充满信心,也表现了他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最后四句是诗人对友人的期望与嘱托。“鸡犬不劳宾客报”,意思是说:用不着让远方的客人为你送行。“辽河东去近蓬莱”,意思是说:辽河之水向东流去已经接近蓬莱仙境了。“鸡犬不劳宾客报”,意思是说:用不着让远方的客人为您送行了。“鸡犬不劳”三句是对前面所说的“弃繻”、“终军”、“杜牧”等典故进行概括总结。

“鸡犬不劳”四句语意连贯,感情深沉,意境高远,充分体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和乐观的精神,以及豪迈奔放的诗风。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韵味;既表现出诗人的豪放情怀,又透露出其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既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又有对自己遭遇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