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园林后,新凉满树梢。
劳君携杖履,访我扣衡茅。
水槛横渔艇,松门隐鹤巢。
故人同笑语,尘网暂时抛。
【注释】
方司训:人名,即方干。二首:这是第二首诗。
过访:拜访;访问。二首:这是第二首诗。
劳君:使您费心了。
携杖履:拿着拐杖、鞋子来见我。拄着拐杖,拖着鞋走来,形容远道来访,也指年老体衰。
扣衡茅:扣着衡门。衡门,横木为门,简陋之居。
水槛:水边的栏杆。槛,栏杆。
松门隐鹤巢:松树的门里隐藏着一只白鹤的窝。比喻隐居之地。
尘网:世俗的网。这里借指官场的名利场。
【赏析】
此诗是方干应方司训之邀,去拜访老朋友时写的。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郊园风光图,抒发了与友人重逢的喜悦心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雅闲逸,颇有陶渊明田园诗的风韵。
“雨过园林后,新凉满树梢。” 首句交代时间,点出题旨。“雨过园林”,说明诗人是在秋雨过后来到友人处拜访的。“新凉”“满树梢”,写出天气转凉,树叶飘落的景象,表现了秋日的特点和气氛。“新凉”二字,既是实写,又兼有渲染气氛的作用。
“劳君携杖履,访我扣衡茅。” 次句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劳君”两句,写诗人对友人来访感到高兴,但因自己年老体弱,不便出门接待,所以让朋友到自己家中来。“扣衡茅”,扣着衡门(衡门,横木为门)。衡茅,简陋之居。这两句是说:你远道而来,特地前来看望我,真是让我太感动了。“劳君”,是客套话,意在表示谢意;“携杖履”表明来访者身份不凡,诗人以杖代步,以履代鞋,可见其行动不便,故称“劳”;“叩衡茅”则表明诗人虽在陋室,但仍热情好客。
“水槛横渔艇,松门隐鹤巢。”第三联进一步写景。“水槛”两句,先写“水槛”,然后才提“渔艇”。“水槛”是横在水上的栏杆。这两句意思是:水边的栏杆横放着,横放的栏杆下停着一条渔船;松树的门里隐藏着白鹤的窝巢。这两句描写了诗人住处周围的环境。“水槛”,既写出了环境的优美,又表现出诗人心境的宁静。“渔艇”则写出了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情趣的喜爱。“松门”,指松树门前。“隐鹤巢”三字,既写出了隐居者的清高,也暗示出诗人自己的处境。
“故人同笑语,尘网暂时抛。”尾句点明题旨,抒发感情。“故人”,指老朋友。“笑语”,“尘网暂时抛”,四字概括了诗人与故人的欢聚情景。“尘网”指官场上的名利场,诗人以笑相对,表示要抛却尘网,过一种清静的生活。“暂时抛”三字,既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又流露出对故人依依不舍的心情。整首诗通过描写秋日郊园风光和自己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追求清静生活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