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书斋静,柴门喜客过。
开樽还旅坐,对月起高歌。
树影当阶乱,霜华拂袂多。
酒阑宾客散,试问夜如何。

【注释】

寂寞书斋静,柴门喜客过。

寂寞:寂静冷落。柴门:指农家的柴门,这里代指农家。

开樽还旅坐,对月起高歌。

开樽:打开酒樽。旅坐:同游的人坐在一起。

树影当阶乱,霜华拂袂多。

树影:月光照射下树木的影子。

霜华:霜花,这里比喻月光。

酒阑宾客散,试问夜如何。

阑:尽。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月夜与朋友们小集的情景。首句写环境的静谧,次句写喜客的到来。第三四句写饮酒赋诗,第五六句写月下赏景。最后两句写宾主告别的情景。

诗的前四句是写诗人在月夜与朋友们相聚的情景。“书斋”即书房,“柴门”代农家,“客过”说明有客人来访。前两句是说,夜晚的书房特别安静,因为没有什么人打扰(寂寞)。这时,有人敲门,打破了宁静,来了客人。“开樽”是打开酒杯。这句是说,我拿起酒杯,和大家一起坐下,开始畅饮。接着是“对月起高歌”,即举起酒杯向明月起舞唱歌。这几句是描写宴饮的热闹场面,渲染出一种欢乐、热烈的气氛。

五、六句写诗人在月下赏景。“树影当阶乱”,是说月光照射在台阶上,形成树影,显得杂乱无章;又照在衣服上,使衣袂也沾上了斑斑点点的白花花的月亮,显得格外耀眼。“霜华拂袂多”,也是说由于月光映照,衣袖上被霜花所打湿,而感到凉爽。这两句是说,诗人在月光下,观赏了美景,又沐浴了月光,觉得十分舒适愉快。

最后两句写宴会结束,宾主告别的情景。“酒阑宾客散”,是说酒席结束了,大家纷纷离去。“试问夜如何”,是在告别时说的客套话,意思是:请问夜深了没有?这里既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