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同商皓,谈经拟汉儒。
予惭葭倚玉,君喜浦还珠。
春水从鸥远,闲云伴鹤孤。
扁舟五湖上,尘思似应无。
【注释】
学道同商皓——商皓,唐代人。商皓在《答友人书》中说:吾与子交久矣,而子之学,乃方今之盛也,故吾以子为知友。这里指朋友之间学问上的相互切磋。
谈经拟汉儒——汉儒,即汉代的儒者。汉代儒家学说大盛,故称汉儒。这里指与汉儒一样谈论经典。
予惭葭倚玉,君喜浦还珠——葭倚玉,比喻女子姿色美好。浦还珠,浦江上曾有人拾得一颗明珠。
春水从鸥远,闲云伴鹤孤——春天的江水清澈如镜,白鸥翔集,白云悠悠。这两句是描绘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
扁舟五湖上,尘思似应无——五湖,泛指长江下游一带湖泊。这里指诗人自己乘船游览吴、越地区。尘思,指世俗之情。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赠给朋友方子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写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与朋友共同探讨学问、抒发友谊之情的喜悦心情。首联用典,颔联用比喻,颈联写景,尾联抒情。
开头两联用典,点明赠答之意。“商皓”句自谦,说自己和方子静的学问都达到了高峰;“汉儒”句赞对方子静的经学造诣高深,并以此相勉励。
颔联“予惭葭倚玉”与“君喜浦还珠”都是比喻。“予惭”,惭愧,有愧于自己。“君喜”,对方子的高兴。“葭倚玉”,比喻女子之美;“浦还珠”,比喻珍贵之物。这是赞美方子静妻子美貌如玉,珍视如宝。“君”字,表明对方是方子静的朋友。
三联写景,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江面上,白鸥翱翔,游鱼嬉戏;天空中,白云飘飘,孤鹤独立。这些自然景物与“清溪”连成一体,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清新幽雅。
最后两联写情。“扁舟五湖上”,点出地点;“尘思似应无”,表明了作者超脱物外,心旷神怡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