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村鸡唱后,曙色到蓬窗。
云破犹随月,河斜欲堕江。
乘风携画桨,分火剔银釭。
残酒时消尽,诗魔未肯降。
诗句释义:
- “水村鸡唱后,曙色到蓬窗。” - 在清晨的水边村庄中,鸡叫声刚刚停止,晨光已照亮了小屋的窗户。
- “云破犹随月,河斜欲堕江。” - 云层虽然已经被阳光打破,但似乎仍然跟随月亮移动,河水倾斜的样子仿佛要坠落入江。
- “乘风携画桨,分火剔银釭。” - 手持画笔和竹制船桨,用火烛点亮了银制的灯台。
- “残酒时消尽,诗魔未肯降。” - 虽然酒已经喝得差不多了,但作诗的灵感似乎并未减弱,仍然不肯离去。
译文:
清晨时分,水边的村庄里,鸡鸣声刚刚结束,天边已经泛出曙光。
云彩被日光照耀得透亮,仿佛是跟随月亮一起移动;河水因倾斜而看起来仿佛要坠落入江中。
我乘着微风携带着船桨,一边划船一边点燃了灯火;我用火折子点亮了一盏银制的灯台。
尽管酒喝得差不多了,但作诗的灵感似乎并未减弱,仍然不肯离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早起出发的情景,从鸡叫到日出,从晨雾到河流,再到灯火通明的夜晚。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以及对生活情趣的热爱。
首句“水村鸡唱后,曙色到蓬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早晨画面。诗人在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自己,而是通过“鸡唱”这个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接着,“曙色到蓬窗”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第二句中的“云破犹随月,河斜欲堕江。”则通过对云和水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云虽然已经散去,但仍似乎跟着月亮移动;河水因倾斜而看起来仿佛要坠落入江中。这种描写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最后两句“乘风携画桨,分火剔银釭。”则是诗人对生活情趣的体现。手持画笔和竹制船桨,用火折子点亮了一盏银制的灯台。这样的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