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深秋后,凄凉欲暮时。
印阶多鸟篆,网户总蛛丝。
竹圃风声集,蕉庭日影移。
时逢携酒伴,相与醉东篱。
南园秋暮二首
摇落深秋后,凄凉欲暮时。
印阶多鸟篆,网户总蛛丝。
竹圃风声集,蕉庭日影移。
时逢携酒伴,相与醉东篱。
诗句释义
- “摇落深秋后,凄凉欲暮时。”
- 注释:深秋之后树木开始落叶,天气渐凉,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赏析:这句诗描绘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树木的叶子逐渐凋零,天气变得寒冷,传达出一种秋天特有的凄凉氛围。
- “印阶多鸟篆,网户总蛛丝。”
- 注释:台阶上布满了鸟留下的足迹和鸟粪,门窗被蛛网覆盖。
- 赏析:这里通过具体的事物(鸟的足迹、蛛网)来表达季节的变化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 “竹圃风声集,蕉庭日影移。”
- 注释:风声在竹林中聚集,阳光的影子在蕉叶下移动。
- 赏析:通过听觉(风声)和视觉(影子)来描写自然景观,展现了深秋季节独有的声音和光影变化。
- “时逢携酒伴,相与醉东篱。”
- 注释:遇到携带美酒的朋友,大家一起来到东边的篱笆旁饮酒作乐。
- 赏析:这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一起享受美好时光的情景,强调友情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译文与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郭谏臣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作者的情感体验。诗中通过对自然细节的精细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示了深秋景色的美丽和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诗中的“摇落”、“凄凉”以及“欲暮”等词汇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而“印阶多鸟篆,网户总蛛丝”则生动地描绘了这一过程中自然景观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是深层次的文化和情感的反映。
“竹圃风声集,蕉庭日影移”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这种变化的感性认识,风声和日光的变化不仅是季节更迭的标志,也是诗人心境变化的反映。
最后两句“时逢携酒伴,相与醉东篱”则是对前面描述的一种情感总结和升华。在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与朋友相聚的快乐,同时也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是一种超越个人的小我,达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
郭谏臣的《南园秋暮二首》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深秋的自然景象,更通过这些景象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对自然景观描绘的佳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