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宰君当英妙时,政成应报九重知。
云中宫阙双凫远,客里风霜一鹤随。
紫陌朝回烟未散,彤庭宴罢日初移。
自来卓异堪殊赏,借寇能忘竹马期。

送长洲李明府入觐

英妙治政,九重昭知,鹤随云中宫阙远,紫陌朝回烟未散。

【解析】
此诗为唐代诗人郭谏臣所作《送长洲李明府入觐》。首句“作宰君当英妙时”直接点出李明府即将赴任的职位和时间(英妙时),表明其治理国家的能力非凡且在此时。第二句“政成应报九重知”暗示李明府此行的主要任务是向皇帝报告其政绩,以得到皇帝的认可与赏识。第三句“云中宫阙双凫远”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皇帝比喻为高高在上的云中宫阙,而李明府的双凫则象征着他的行程与使命。第四句“客里风霜一鹤随”则表达了虽然身处异地,但李明府的正直与清廉如同陪伴他的白鹤一样,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守着。第五句“紫陌朝回烟未散”描绘了李明府离开京城时的场景,紫陌即皇宫前的官道,而烟未散则意味着他的身影还未完全消失在视线之外。最后两句“自来卓异堪殊赏,借寇能忘竹马期”则是对李明府的赞美与期待,认为他的到来是对特殊功绩的一种奖赏,同时也祝愿他能借此机会忘却过去的恩怨,为国家带来和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李明府即将上任的情景进行描绘,展示了他对国家的忠心以及他个人品德的高尚。通过使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云中宫阙双凫远”、“紫陌朝回烟未散”,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画面感。此外,诗中的用词选择也很有讲究,如“卓异堪殊赏”、“竹马期”等均体现了诗人对李明府的高度评价和良好祝愿。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传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关怀与期望。

注释:

  • 郭谏臣:明朝人,字子忠,号方泉,更号鲲溟。
  • 作宰:担任官职。英妙:英明而巧妙,形容治理国家的能力高超。
  • 报:告知、报告。九重:指帝王所居住之处,也泛指朝廷。
  • 双凫: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此处用以象征李明府的出行。
  • 紫陌:皇宫前的道路。
  • 烟未散:烟雾缭绕,形容早晨的景象。
  • 卓异:杰出异常。殊赏:特别的赞赏。
  • 竹马:儿童游戏工具,此处用来比喻儿时的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