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帐孤眠怯晓寒,起看红日已三竿。
谁怜病后腰肢小,自觉闲来心境宽。
柳色弄晴烟未散,梅花破冷雪初残。
从教春满西郊外,绕路芳菲簇锦鞍。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斗帐孤眠怯晓寒,起看红日已三竿。”
    注释:在寒冷的晨曦中独自睡去,醒来时看到天边已有了三个大太阳。
    译文:在寒冷的清晨里我独自一人入睡,当被寒冷惊醒时,发现东方已经露出了三个明亮的太阳。

  2. “谁怜病后腰肢小,自觉闲来心境宽。”
    注释:没有人同情我因病后身体消瘦,但我自己觉得闲暇的时候心境变得宽广。
    译文:没有人怜悯我因为疾病而瘦弱的身体,但我自己觉得空闲时心情变得开阔。

  3. “柳色弄晴烟未散,梅花破冷雪初残。”
    注释:春天的柳树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但是天空中的烟尚未散去;早开的梅花虽然在寒冷的冬天里开放,但还带着一丝清冷和凋零的痕迹。
    译文:春天里的柳树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看起来生机盎然,但天上的薄雾还未完全消散。早春的梅花尽管是在寒冷的冬季里绽放,但它仍带着一些清冷和凋谢的痕迹。

  4. “从教春满西郊外,绕路芳菲簇锦鞍。”
    注释:即使春天已经遍布整个西郊,也挡不住人们欣赏美景的脚步,他们沿着小路欣赏周围的花朵,就像锦绣般的鞍子一样绚烂。
    译文:即使春天已经遍及整个西部地区,也阻挡不了人们欣赏美丽景色的脚步。他们沿着小路欣赏四周的花卉,就如同华丽的鞍子一样绚丽多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恢复的乐观态度。首句通过对比“孤眠”与“红日”,展现了早晨的景象,同时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接着,诗人以“谁怜”与“自觉”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表达出无人理解的无奈,另一方面则透露出自我安慰和自得其乐的心态。第三、四句通过描绘柳色、梅花,传达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最后一句则通过“从教”一词,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即便是在春意盎然的季节,人们也依旧忙碌,无法完全沉浸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整体上,诗中蕴含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积极期待,以及对自然的无限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