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俯曲池中,人归残照里。
夹岸芙蓉花,盈盈隔秋水。
【赏析】
这首诗是写南园秋景。首句“亭俯曲池中”描写亭子的俯视位置,即亭子在曲池的下面,为全诗定下了幽静的环境氛围。第二句“人归残照里”,描写日落时分人们归来的情景。第三四句写岸上芙蓉花盛开,隔水与芙蓉相望。全诗写景清新,富有情趣。
亭俯曲池中,人归残照里。
夹岸芙蓉花,盈盈隔秋水。
【赏析】
这首诗是写南园秋景。首句“亭俯曲池中”描写亭子的俯视位置,即亭子在曲池的下面,为全诗定下了幽静的环境氛围。第二句“人归残照里”,描写日落时分人们归来的情景。第三四句写岸上芙蓉花盛开,隔水与芙蓉相望。全诗写景清新,富有情趣。
【注释】 阻浅境山:指在江中停宿。 百里彭城道:彭城,古县名,今属江苏,在徐州市北。这里借指徐州一带的江流。 舟行滞浅沙:船行驶得很慢,在浅水里停留着。 波涵珠斗动,树带绛河斜:波浪好像珍珠般滚动,树影倒映在水面上像是红色的河水。 兴到杯浮白,更深烛吐花:兴致来了,酒杯里的酒也像浮起的白沫一样,深夜里点着烛光,灯芯吐着花一样的火苗。 归途已过半,潦倒忆京华:回家的路已经走了一半了
舟中夜雨 轻舟依野渡,短褐坐深更。 千里乡关思,孤灯夜雨声。 酒冲愁未散,诗与梦俱清。 翻忆朝参日,泥涂倩马行。 译文: 在夜晚的船中,我坐在破旧的船上,看着窗外的雨滴。我想起了家乡,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我喝着酒,却无法驱散心中的忧愁。我开始写作,却发现我的诗歌也变得清晰起来。我想起了过去的日子,那时我在朝廷里做官,每天都忙碌而充实。而现在,我只能在这片泥泞的土地上,骑马前行。 注释: 1.
夜泊安林 路出安林晚,烟生野渡昏。 挑灯拈彩笔,待月举兰樽。 帙散蠹鱼走,船惊宿鹭喧。 客心归转急,飞梦到家园。 注释: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夜晚行旅情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 "路出安林晚":描述了诗人行走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天色已晚。 - "烟生野渡昏":描绘了傍晚时分,烟雾弥漫,天色昏暗的景象。 - "挑灯拈彩笔":在微弱的灯光下
【注释】: 武城:地名。 试宰:曾经担任县令。 弦歌:弹琴唱歌。指太平盛世,也指百姓生活富裕。 遗风古:遗留下来的风俗和习惯。 祠屋:祭祀祖先的房屋。 苹藻:用草扎成的祭品,泛指祭品,也泛指祭品。 仰止:仰望而止,表示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武城县(今山东武城)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武城昔日曾出贤良之辈;颈联写武城至今依然有弦歌之声,百姓生活富裕;颔联写武城的遗迹尚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分析鉴赏。“晓发彭城驿”,清晨离开彭城驿。“晓”,天刚亮时。“发”,出发,动身。“彭城驿”,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舟迎水拍堤”,小船在江面上行驶,水花拍击着江边的大堤。“舟”是名词,船的意思;“拍”是动词,用桨击打的意思。“堤”,指江堤,即江边长堤。“天连淮树远”
【注释】: 暮抵境山:傍晚时分抵达了山。 风帆飞驿路,野烧动寒原:风帆在驿路上飞扬,野外的篝火在寒冷的原野上燃烧。 雾翳林光黑,烟笼水气昏:浓雾笼罩着树林,光线显得暗淡,烟雾缠绕着水面,天色昏暗。 远天收落景,新月露微痕:天边逐渐收起夕阳的景象,新月挂在天空,发出淡淡的光芒。 沙岸停桡处,时闻鸡犬喧:小船停靠在沙滩上,不时能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留城怀古 夜泊古留城,河流接汉清。 昔人不可作,兹地只留名。 祠带寒烟色,庭多落叶声。 功成轻万户,千载仰高情。 注释: - 留城怀古:在留城(今安徽宿州)怀想古代的诗人。 - 夜泊古留城:夜晚停泊在留城的河边。 - 河流接汉清:河水与汉水流相连,清澈透明。 - 昔人不可作:过去的人们无法再创作这样的作品。 - 兹地只留名:这个地方只会留下名字。 - 祠带寒烟色:祠堂周围飘荡着淡淡的烟气。 -
临清晚眺 地据京南胜,州临济北雄。 河山齐鲁旧,风俗古今同。 烟柳连天碧,霜枫夹岸红。 到来维短棹,沽酒夕阳中。 【解析】 “地据京南胜,州临济北雄”,这句诗的意思是:这个地方位于京城的南部,景色优美,是一片胜地;这个州坐落在济南以北,显得雄伟壮观。 “河山齐鲁旧,风俗古今同”,这句诗的意思是:这里的黄河和山峦见证了齐鲁大地的历史变迁,这里的风俗也与古今一样。 “烟柳连天碧,霜枫夹岸红”
长桥月夜 江城暮雨歇,与客坐孤舟。 月照兰樽夜,风生荻岸秋。 空怀千古事,因羡五湖游。 烈士今何在,长桥水自流。 赏析: 《长桥月夜》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谏臣的作品,通过描述江城傍晚雨后的平静景象,以及夜晚的月色与风声,引发诗人对历史的无限怀念和对过往英雄的深切追念。诗中的“长桥月夜”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也象征着历史长河中那些消逝的英雄及其英勇事迹。 首句“江城暮雨歇”
【注释】 淮阴城:古城市名,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韩信(?一前196年)是西汉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曾被封为淮阴侯。后因谋反被处死于长乐宫的钟室里,后人称其旧城为淮阴城。 王孙:贵族子弟。王孙:指昔日在淮阴侯韩信手下任职的人。 古木愁云起:古代诗人常以云来象征忧愁,故云有“愁云”之称。这里指淮阴城的古树。 荒原落日昏:指荒凉的原野,夕阳西下,天色渐暗。 路埋荆棘底:指道路两旁长满了荆棘。
下面是对《山窗独坐二绝》中每一句的详细释义: - 林合鸟声频:描述诗人坐在窗前静静地听着树林中的鸟叫声。 - 山含花气重:描绘了山间的花香浓郁,仿佛被花朵包围。 - 春色已将阑:春天的气息正在消散,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 - 欲寝不成梦:尽管想要休息,但却难以入睡,进入了梦境。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意境之美:《山窗独坐二绝》以其清新脱俗的画面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第一、二句描写环境,第三、四句描写诗人的心境。 “日永篆烟消”,点明时间:白天很长。“篆烟”指香篆袅袅升起的烟雾。“日永”,即日长,太阳高照。这里用“日永”形容昼长,暗示夜将临头。“篆烟”是点燃熏炉后冒出的缕缕青烟。熏炉里盛的是香料和艾叶,燃之可以防病辟邪,所以古人常用来驱除蚊蝇。“消”字,有消散之意,也暗示夜幕即将降临。 “风寒襟袂薄”,点明气候:寒冷
释义: 秋夜独处,我怀念内人。 远空的凤楼空空无人,清冷的鸳帐也无人入睡。 不眠起身凭栏,月亮落山了孤松的影子。 译文: 秋夜独处,我思念内人。 遥远的凤楼空荡荡,清凉的鸳帐也无人睡。 睡不着,就起床倚着栏杆,月儿落下了,孤松的影子映照在窗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全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第一句“天远凤楼空”,描写了天空中遥远的凤凰楼,显得空无一人
【诗句释义】 幽栖谢俗缘,僻性耽清赏。 醉后步苍苔,东林月初上。 注释:隐居在深山幽谷中避开世俗的牵绊。性情喜好清静的山水之乐。醉酒后漫步在青苔覆盖的小路上。东林寺的月亮已经高悬在天空。 【译文】 幽居在深山之中远离俗世的羁绊,性情喜好清静的山水之美。 醉酒之后在青苔覆盖的路上散步,东林寺的明月已经高照夜空。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晚时节,独自一人在南园饮酒赏月的情景
诗名:《南园口占二绝·其一》 池台久雨后,芳径生新草。闲上画楼看,窗里青山小。 【注释】 1. 池台:指庭院里的水池和亭子,久雨后更加显得清新雅致。 2. 芳径:指经过雨水滋润而更显生机的小径,生长着新绿的草。 3. 山窗独坐:形容诗人独自坐在山形的窗户旁,欣赏窗外的景色。 4. 青山小:形容远山如同小孩子一般,在窗内显得格外亲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
小亭苍翠绕,与客坐移时。 花落青春暮,枝头叫子规。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小亭苍翠:描述一座小亭子,其周围被苍翠的树木环绕,给人以宁静和生机盎然的感觉,“苍翠”二字突出了树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特点。亭子作为观景或休憩之地,增添了几分雅致和宁静的氛围。 - 与客坐移时:“与客”暗示着与朋友相聚的情景,而“坐移时”则表现了长时间相处的惬意和舒适,反映出诗人与友人之间亲密无间的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