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将书剑逐流年,向晚移舟舣宿迁。
纹皱浪中风欲动,光穿篷底月高悬。
心随客路秦淮远,目极乡园庾岭边。
萍迹何堪久留滞,旧游尘梦苦相牵。

解析:

  1. 诗句:“漫将书剑逐流年,向晚移舟舣宿迁。”
  • 注释:“漫将”表示随意地;“书剑”指的是文人的文房四宝和剑;“逐流年”意为追随时间的流逝;“向晚”指傍晚时分。
  • 译文:我随意携带着书籍和剑,追随时间的流逝,在傍晚时分把船停泊在宿迁。
  1. 诗句:“纹皱浪中风欲动,光穿篷底月高悬。”
  • 注释:“纹皱浪中”形容波涛汹涌;“风欲动”指风吹拂水面,波纹荡漾;“光穿篷底”形容月亮的光芒穿透船篷。
  • 译文:波涛中,波浪的波动让风吹得更加强烈,月光从船篷缝隙中透出,照亮了天空。
  1. 诗句:“心随客路秦淮远,目极乡园庾岭边。”
  • 注释:“客路”指旅行的路或旅途;“秦淮远”意即远离家乡的秦淮河;“庚岭”指特定的地理位置,可能是庾岭(今广东新会北)。
  • 译文:我的心随着客旅之路而远行,视线越过远方的家乡到庾岭之边。
  1. 诗句:“萍迹何堪久留滞,旧游尘梦苦相牵。”
  • 注释:“萍迹”比喻飘泊不定的生涯;“久留滞”意味着长时间停留;“旧游”指过去的游乐场所或经历;“尘梦”指梦中的景象如同尘土一般模糊不清。
  • 译文:我的漂泊生涯难以持久停留,过去的游乐场所如今只能化为模糊的梦境,让人感到痛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宿迁附近水域上的生活状态及其内心感受。首句通过描述与时间的互动,表达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追忆。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变化,如风起时的波纹和月光下的船影,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受,以及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