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咏回文韵试拈,旧题新字两相添。
碧桃树下门长闭,既被蛛丝纤作帘。

【注释】

回文:回环的文字,即正读反读都一样。

碧桃:桃花的一种,花色淡雅,多用于庭院观赏。

门长闭:指门户紧闭,不让人出入。

纤:细小。

帘:用布或其他材料做成的遮隔物,这里指用丝织成的小帘子或小网状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学作回文诗的过程中所作的一首闺怨诗。诗中通过描写一位女子因思念远出丈夫而闭门不出、终日以泪洗面的孤寂处境,表现了诗人对妻子深切的同情。全诗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含蓄,富有情韵。

“学咏回文韵试拈,旧题新字两相添。”首句写学习回文诗的过程,起兴发端。“学”是虚词,表示目的;“咏”是动词,表示学习的目的;“回文韵试拈”则表明作者学习的目的和方法是尝试着吟咏那些有回文特点的诗句。接着两句写“旧题新字两相添”。所谓“回文”就是指将一个句子反过来读,正好与原来的字序相反。“旧题”指的是原题目,“新字”则是根据原题目的特点,加上一些新的字眼。这样一“添”一“拈”,便使得原诗句变得新颖有趣。“旧题新字两相添”这句既是对上两句的解释,也是引出下面的描写。所以,这两句可以看做是全诗的纲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碧桃树下门长闭,既被蛛丝纤作帘。”这是第二联。“碧桃树下”是写景,点明时间是春天,地点是桃花盛开之处;“门长闭”是写人,暗示女子因思念远方的丈夫,不愿让外人入内,闭门谢客;“既被蛛丝纤作帘”是写事,说明女子已经将门缝堵上了,不让任何事物进入。“碧桃树”是桃花树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桃花盛开的树”;“纤作帘”中的“纤”字,既可以解释为细丝,也可以解释为纤细、细微。

整首诗语言简洁,含义深远。前两句写诗人学习回文诗的过程,后两句则描写了诗人所处环境中的女子。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在写作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巧妙地将景物、事件、人物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女子深深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