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黄初见,词林此凤麟。
游园邺城客,入梦雒川神。
竹帛思垂绩,旗章漫宠亲。
相知零落早,论定属何人。
【注释】
大雅:指《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黄初:指曹丕在公元220年建立的魏国。词林:指文人聚集的地方。凤麟:指陈思王曹植。游园:指曹植曾在邺城游赏。入梦:指曹操曾梦见曹植。竹帛:指古代用竹简、丝织品记录的文字,这里指书信。垂绩:指写作。旗章:指官服和印信。相知:指彼此了解。零落:指去世。论定:指议论决定。属:归依,归属。
【赏析】
《咏陈思王》一诗,诗人以“大雅”“词林”“凤麟”等意象赞颂了陈思王曹植的文学才华,表达了对陈思王早逝的哀悼之情。
首联写陈思王的才气。“大雅”典出《诗经》,指儒家经典之一,诗人以此赞美陈思王的文才。“词林”,指文人聚集的地方。“凤麟”比喻陈思王。诗人以“见”“此凤麟”赞叹陈思王之文才,意谓陈思王的才情犹如凤凰麒麟那样非凡出众。
颔联写陈思王在邺城的游赏情景,并借曹操梦境中的陈思王来表达对其才华的敬仰。“游园”典出《庄子》,原意指游乐于园林。诗人以“游园”为典故,赞颂陈思王在魏都时的文风与风采。“人”,即指曹丕。“入梦”,典出《晋书·乐广传》,形容梦中所遇之人皆为神仙。诗人以“入梦”为典故,赞扬曹操梦中所见之人都是神异非凡,暗含陈思王的文采高超,令人神往。
颈联写陈思王去世后,人们对他才华的评价。“垂绩”,典出《史记·孔子世家》,意为著书立说。诗人以“垂绩”为典故,赞颂陈思王的文学成就。“旗章”,典出《汉书·王莽传》,指官员的服饰和印章。诗人以“旗章”为典故,表明陈思王生前备受尊崇,死后仍被人们称道。
尾联写陈思王英年早逝,令人们痛悼不已。“相知”,典出《论语》,意为彼此了解。诗人以“相知”为典故,表达了对陈思王的深深怀念和哀伤。“论定”,典出《左传》,指议论结果已定。诗人以“论定”为典故,表明人们对陈思王生前所作所为的看法已经形成结论,而如今他已离世,无法再有所作为。
全诗通过对陈思王才情的赞美、对曹丕梦境中陈思王的描述以及对其英年早逝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陈思王的敬仰之情和对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