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忽不解,起歌还侧身。
远思西湖水,高映胥山人。
飞雀少年剑,钓鱼公子纶。
浙潮今正好,急送梅花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秋天思念西湖的游子形象。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秋气忽不解,起歌还侧身。
这句诗描述了秋天的气息突然变得难以忍受,于是他起身唱歌以缓解不适。这里的”秋气”指的是秋天带来的凉意和寒气,而”不解”则表示这种气息难以驱散或消散。”起歌”是指他唱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还侧身”则暗示他唱歌时身体向后倾斜,可能是为了更有效地散发热量或是为了更好地聆听音乐。远思西湖水,高映胥山人。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西湖美景的向往。”远思”意味着他对西湖景色的遥远思考,可能是在想象自己在西湖边的情景。”水”在这里指的是西湖中的水面,而”高映胥山人”则可能是指西湖周围的山水与人物交相辉映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飞雀少年剑,钓鱼公子纶。
这句诗描述了两位不同身份的人在湖上的情景。”飞雀”指的是年轻的弓箭手或者舞者,他们如同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剑”则可能是指他们的武器,或者是他们手中的弓箭。”钓鱼公子纶”则可能是指另一位身份高贵的人物,他手持鱼竿,悠然自得地垂钓。浙潮今正好,急送梅花春。
这句诗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浙潮”指的是浙江省的潮水,而”今正好”则表示现在潮水涨势良好,为渔民提供了丰富的渔获。”梅花春”则是将梅花与春天联系起来,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也带来了梅花盛开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在秋天思念西湖的游子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春天的期待。诗中通过描述湖上的飞雀、少年的弓箭以及钓者的鱼竿等元素,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自然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春天到来的期盼。整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情感,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