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圣恒如在,孤臣尚苟生。
生年从万历,往恨积崇祯。
流落捐躯免,传闻洗耳惊。
将来纪年月,良史正含情。

解析

1. 诗句逐句释义与关键词注释

  • 列圣恒如在:描述历史上的皇帝(列圣)似乎始终存在,如同常驻。
  • 解释:强调了皇帝们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深远。
  • 孤臣尚苟生:表达作为孤立无援的臣子,仍努力求存。
  • 解释:突出了诗人自身的困境与生存斗争。
  • 生年从万历:指的是诗人出生或开始生活的年代是万历年间。
  • 解释:指明诗人的生活背景及其所处的历史时期。
  • 往恨积崇祯:指对明朝灭亡(崇祯年间)的深深遗憾。
  • 注释:指出诗人对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不满。
  • 流落捐躯免:表达了诗人因战乱或个人境遇而流落他乡,但仍有勇气为国捐躯的愿望。
  • 注释: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忠诚和个人牺牲精神。
  • 传闻洗耳惊:形容听到一些关于战争或死亡的消息时,感到震惊和不安。
  • 解释:反映了诗人对残酷现实的恐惧和不安。
  • 将来纪年月:暗示未来会有人记录下这些历史事件,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 注释:表明诗人希望自己的贡献能被后世铭记。
  • 良史正含情:意味着一个公正的历史记载者会充满情感地记录下来。
  • 解释:体现了诗人对历史记录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真实、全面地记录自己的贡献和经历。

赏析

本诗通过简洁的诗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悟和自我评价。诗人以“列圣恒如在”开篇,展现了皇帝们永恒的影响力;“孤臣尚苟生”则透露出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与抗争。通过对万历和崇祯两个不同时期的提及,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反映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微妙关系。此外,“流落捐躯免”、“传闻洗耳惊”等句子,描绘了诗人在乱世中挣扎求存的形象,同时传达了他对残酷现实的畏惧。最后,诗人寄望于“将来纪年月”,希望能有人记下自己的故事,这既是对自己行为的肯定,也是对后人的期望。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深刻,既有对过往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与坚定的民族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