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摧娲后石,泪尽蜀山鹃。
自恨无容地,谁还共戴天。
飞尘金齿路,沈日点苍烟。
愿挽乌号射,欃枪会应弦。
【注释】
- 心摧娲后石:指心被摧毁。娲,传说中补天的女娲。后石,指代天地。
- 蜀山鹃:指杜鹃花。蜀山,四川一带的山。鹃,杜鹃鸟。
- 自恨无容地:指自己没有生存之地,即无法安身。
- 谁还共戴天:指没有人可以和自己一起共处。
- 飞尘金齿路:指尘土飞扬,尘土如金。
- 沈日点苍烟:指太阳沉落,天色渐暗,烟雾缭绕。
- 乌号射:指用弓射箭。乌号,黑色箭头的弓箭。
- 欃枪会应弦:形容战斗激烈,箭矢如枪般射出,与弦声相应。欃枪,古代传说中的武器,形似枪而长。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悲愤和无助之情的诗。诗人以强烈的情感表达了对命运的不公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第一句“心摧娲后石”,诗人以心为比喻,形容自己的内心已经被摧毁,就像被女娲用来补天的巨石一样破碎不堪。这里的“娲后”指的是传说中的女娲,她被认为是人类的创造者,也是神话中的补天英雄。诗人将自己比作被女娲用来补天的巨石,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被命运击垮、无法承受重压的痛苦感受。
第二句“泪尽蜀山鹃”,诗人以蜀山的杜鹃来比喻自己的泪水已经流尽。蜀山杜鹃,是一种美丽的花,常在春天开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美丽。诗人用杜鹃来比喻自己的泪水,既表达了自己悲伤至极,也暗示了生命的美好和坚韧。
第三句“自恨无容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悔恨。这里的“无容地”可以理解为无法找到合适的生存空间或容身之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自己命运的不满和对生活的挑战感到无奈和绝望。
第四句“谁还共戴天”,诗人表达了自己孤独无助的感觉。这里的“共戴天”可以理解为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诗人用这句诗表达了自己无法找到可以共度难关的朋友或伴侣,只能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和挑战。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两句“飞尘金齿路,沈日点苍烟”,诗人通过描绘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这里的“飞尘金齿路”可以理解为尘土飞扬,道路如同金黄色一般。这里的“沈日点苍烟”可以理解为太阳即将落下,天色渐暗,烟雾弥漫。诗人通过这两幅景象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最后两句“愿挽乌号射,欃枪会应弦”,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决心。这里的“乌号射”可以理解为用黑色的箭去射敌人,这里的“欃枪会应弦”可以理解为用强大的力量去对抗敌人。诗人通过这两幅景象来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决心,希望自己能够战胜困境,迎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