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尔高阳裔,含愁向楚天。
八龙秋色远,一鹤下荒烟。
陋室且相聚,悲歌谁为传。
茫茫江海畔,闲却祖生鞭。
【注释】
怜:怜爱。高阳:高阳郡,在今河南辉县附近。含愁:忧愁。下荒烟:落日的余晖照在荒凉的原野上。祖生鞭:指祖逖,晋人,曾北伐中原,收复黄河以南地区,但后来壮志难酬,投江自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屈贲(字士仪)分别之际,赠诗相慰,表达了对屈贲深厚的友谊和对他的勉励之情。
首联“怜尔高阳裔”,诗人怜爱友人是高阳人,即高阳氏的后代。高阳氏为黄帝后代,故称高阳子。屈原曾作《天问》,向天发问:“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可见高阳族是楚国的远亲。屈原自称“帝高阳之苗裔”即是自谦之意,而此诗却以“怜尔”二字,表示出对屈家的亲近感情。“含愁向楚天”,意思是说,我怜爱你是因为你是高阳族的后裔,你忧伤悲愁,也正像楚人的悲伤一样。诗人用“含愁”“楚天”等词语,渲染了一种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悲凉的气氛。这两句诗把两人的感情拉近了,使彼此的感情更加融洽。
颔联“八龙秋色远”,写秋天景色,也是写自己的心情。八条神龙在秋天的景色中飞逝而去,诗人的思绪也如这远去的神龙一般,无法捕捉。“一鹤下荒烟”,写的是一幅荒郊野地、夕阳残照、大雁南飞的图景。诗人此时心情凄凉,所以看到这样的景色,不禁感叹道:“一鹤下荒烟。”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又描绘出了他当时所处的环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孤独和悲凉。
颈联“陋室且相聚,悲歌谁为传”,意思是说:我们虽然身处简陋的屋子里,但是我们可以相聚一起,互相安慰。然而现在却没有人能够听到我的悲歌了。这里的“陋室”指的是诗人的居所,“悲歌”则是指他的心声。诗人在这句诗中表达出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未来的忧虑和不安。
尾联“茫茫江海畔,闲却祖生鞭”,意思是说:我们虽然身处茫茫的江海之畔,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相互扶持、共度难关。然而现在却没有人能够听到我的悲歌了。这里的“茫茫”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而“祖生鞭”则是指祖逖的鞭子,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豪情壮志。诗人在这句诗中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信心。
【译文】
怜惜你作为高阳族人的身份,心中充满了忧伤,向着楚地的天空眺望。八条龙在秋色中飞逝而去,一条鹤在荒原上飞翔,落日的余晖映照着荒凉的原野。我们虽然身处简陋的屋子里,但是我们可以相聚一起,互相安慰。然而现在却没有人能够听到我的悲歌了。我们在茫茫的江海之畔相互支持,共同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