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孤根发,丛丛翠叶新。
清琴弹此曲,白露谓伊人。
蓬岛何年别,兰堂幸可亲。
安知芳草气,不是雒川神。

【注释】

1、水仙花:一种植物,花朵美丽,有清香。

2、一一孤根发:一朵朵孤零零的花儿刚刚发芽。

3、丛丛翠叶新:一片片翠绿的叶子刚刚长出来。

4、清琴弹此曲:用清幽的琴音来弹奏这首曲子。

5、白露谓伊人:在清晨的露水中呼唤那心爱的人。

6、蓬岛何年别:蓬莱仙岛何时才能离别。

7、兰堂幸可亲:在兰花香气弥漫的地方,可以让人感到亲近。

8、安知芳草气,不是雒川神:难道不知道芬芳的花草气息,就是洛水的神女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水仙花为题。全诗通过对水仙花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一一孤根发”,描绘了水仙花的生长环境——一片孤零零的根芽开始生长。这里运用了“一一”这个词语,形象地表现出了水仙花的娇小和脆弱。而“孤根发”则暗示了水仙花的生长过程是孤独而又坚韧的。

次句“丛丛翠叶新”,进一步描绘了水仙花的形态——一片片翠绿色的叶子刚刚长出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里“丛丛”一词,形象地表现出了水仙花的繁茂和壮观。同时,“翠叶新”也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仿佛能闻到水仙花的清香。

接下来两句“清琴弹此曲”,则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水仙花比作一位美丽的女子,用清幽的琴音来弹奏这首曲子。这样的比喻既富有诗意又富有画面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两句“白露谓伊人,蓬岛何年别,兰堂幸可亲”,则是运用想象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水仙花的深厚情感。在这里,诗人将水仙花比作了一位思念的人,表达了他对水仙花的深深眷恋;同时也将蓬莱仙岛比作了一座美丽的宫殿,暗示了水仙花的美丽和神秘。

最后一句“安知芳草气,不是雒川神”,则是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难道不知道芬芳的花草气息,就是洛水的神女吗?”这句话既是对前面诗句的呼应,也是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水仙花的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