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云凝处,渊深不可知。
文心正如此,山骨自多奇。
滴水波无极,浮星影欲垂。
行吟皆属汝,忆得过溪时。

端研

万古云凝处,渊深不可知。

译文:万古的云彩凝固在那里,深渊深邃无法知晓。

注释:端研:即《端州石砚》,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李邕所制。此诗首句用“万古”二字,表明砚台历史悠久,历经千年;“云凝”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砚台上凝结的云雾,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一般。次句“渊深”二字,表达了砚台深邃莫测的特点,让人不禁产生无限遐想。第三句“文心正如此”,则直接点明了砚台与文人墨客之间的深厚渊源。砚台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成为了文人抒发情感、表达志向的载体。它承载着作者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是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侣。

山骨自多奇,滴水波无极。
译文:山骨自然独特,水流绵延无尽。
注释: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砚台的独特魅力和自然美景。山骨象征着坚毅不屈的精神品质,如同砚台的坚硬质地,经得起岁月的洗礼和磨砺。而水流的绵延无尽则象征着生命的恒久不息,如同砚台中的水滴,虽然细小,却能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海之宽广。这些自然景观与砚台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观者心生赞叹。

浮星影欲垂,行吟皆属汝。
译文:星辰的影子想要垂落,行走的吟咏都归你所有。
注释: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砚台的理解。星辰代表着遥远而高远的理想,它们在砚台之上闪烁,仿佛在诉说着作者的远大抱负。而“行吟”二字则描绘了诗人徜徉山水之间的生活状态,他们常常驻足于风景如画之地,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这些活动与砚台息息相关,砚台成为了诗人创作灵感的源泉,让他们得以将所见所感化为文字,流传千古。

末尾附上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端研这一特殊事物进行细腻入微的刻画,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砚台与自然的美景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砚台与文人墨客之间的紧密联系,揭示了它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重要价值。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之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