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琴浑碎尽,闲把洞箫吹。
紫凤吟乾竹,清商绕白髭。
行过吴市日,赋动汉宫时。
总是洪钧气,声声讵自知。

【注释】

吹箫:古代指奏乐或吹箫。玉琴、洞箫:都是乐器,这里泛指乐器。紫凤:传说中凤凰的一种,这里代指箫声。乾竹:干燥的竹子。白髭:白色胡须,这里代指老人。吴市日:三国时吴国的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这里指吴都建业的集市。汉宫:汉朝的皇宫。洪钧气:天地之间的元气。讵(jù)自知:怎能知道呢?

【译文】

我吹箫的时候,就像玉琴被打碎后发出的声音一样。我悠闲地吹起洞箫。

我的歌声像紫凤在干燥的竹子上鸣叫,清澈的商调环绕在白色的胡须上。

我走过吴都的集市,那时汉宫还在。我的曲子总是能感动天地间的元气,而我自己却不知道。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通过吹箫这一行为来表现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以及自己高洁的品质和远大的情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认识。

首联“玉琴浑碎尽,闲把洞箫吹。”意思是说,我吹的箫声如玉琴般破碎,但我还是悠闲地用它吹奏着美妙的音乐。这里的“浑碎”形容箫声如同碎裂的玉琴一般破碎,但作者仍然能够吹出美妙的音乐,显示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

颔联写自己的箫声与自然界中的紫凤、清商相融合,仿佛它们都在倾听着箫声,并为之陶醉。“紫凤吟乾竹,清商绕白髭”这两句诗,将紫凤、清商与箫声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紫凤象征着优雅、高贵,清商则代表着清新、悠扬,它们都在倾听着箫声,为它的美妙所陶醉。而“乾竹”指的是竹子干枯后的状态,“白髭”则是指白色的胡须,这些元素都暗示了箫声的悠扬和深远。

颈联“行过吴市日,赋动汉宫时”描述了自己在吴市街头走过的情景,那时汉宫还在。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体现了他的豪情壮志。诗人在这里描绘了自己曾经游历过的吴市和汉宫,以及那些历史遗迹带给他的感慨和思考。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尾联“总是洪钧气,声声讵自知”则是诗人对于自身命运和心境的总结。他认为自己的一生都在追求着天地间的元气,而这种追求是无法被人理解的。这里的“洪钧气”指的是宇宙间的元气,“讵”(jù)自知则是“岂知”的简写,意为“岂会知道”。诗人认为,他追求的是天地间的元气,这种追求是无法被人理解和接受的,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这份追求的价值和意义。

这首诗以吹箫为主题,通过对吹箫这一行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热爱以及自己高洁的品质和远大的情怀。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认识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