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亭风拂柳丝长,握手怜君谪两乡。
三峡建瓴奔滟滪,九疑如黛望潇湘。
清江雁落裁巴字,绝巘猿啼湿楚裳。
圣主恩深霄汉上,忍令双鹄久摧藏。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时,需要结合诗句的意思和注释,把握全诗内容,理解诗歌的主旨思想,然后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运用的表现手法等。
首联写送别场景:都亭柳丝拂动,风起水涌。二人相视而泣,依依惜别,情意深长。“怜”,同情;“两乡”,指王少府被贬到峡中州和长沙郡;颔联紧承首联,描写王少府被贬到三峡建置的滟滪口,遥望九疑山。“三峡”,指长江三峡;“滟滪口”是三峡中的险要之处;“九疑”为山名;“潇湘”为地名。颈联写王少府被贬后流寓之地,清江边雁阵惊飞,裁出巴字;绝顶之山猿猴啼叫,湿透楚地衣襟。尾联写王少府被贬之后,身处险恶,圣明的君主恩泽浩大如霄汉之上,怎忍心让两位才子长期被囚禁。
【答案】
(1) 都亭风拂柳丝长,握手怜君谪两乡.(首联)
译文:都亭的柳枝在微风的吹拂下轻拂着,风起水涌。他们紧紧握着手彼此安慰对方,因为王少府被贬到了峡中州和长沙郡。
(2) 三峡建瓴奔滟滪,九疑如黛望潇湘.(颔联)
译文:三峡之中水势汹涌澎湃,直奔滟邉口,而九嶷山上的群峰则如黛色般秀丽,远望着潇湘。
(3) 清江雁落裁巴字,绝巘猿啼湿楚裳.(颈联)
译文:清澈的江水里大雁成群结队飞过,留下“巴”字形状的剪影;高耸的山峰上猿猴啼声阵阵,使楚地衣衫沾满潮湿。
(4) 圣主恩深霄汉上,忍令双鹄久摧藏.(末联)
译文:圣明的君主恩泽浩荡如同天上的云彩,怎忍心让两位才子长期被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