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天白响柴门,鸡熟杯清出菜园。
谬以著书留老子,真能进食愧王孙。
忘年亦有荣枯纪,无欲休将好丑论。
昨夜床头叹梁甫,赠君闲步及朝暾。
【注】
寮:乡里,村。旅主:客舍主人。鸡黍:指家常食物,形容简陋。谬以著书留老子:意思是说自己年老有病,写不出好文章来,只好借著《道德经》之类的著作来消磨时光。王孙:王子,贵族子弟。
忘年亦有荣枯纪:意谓不论年长年幼,都有荣辱兴衰的经历。无欲休将好丑论:意谓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不必去争论是非好坏。梁甫:即《梁父吟》。朝暾:早晨初升的太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旅途中,遇到一个乡村的旅店主人时所写的诗。诗中表现了一个年老多病的诗人与一个乡村旅舍主人之间的友谊。
首句“新寮旅主鸡黍乞诗”写诗人到新寮旅舍投宿,主人热情款待,并要了一首诗作为纪念。
次句“鸟啼天白响柴门”,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也烘托出诗人此时的心情。“柴门”是农家的门,用“柴门”来形容,表明自己身份的卑微。
第三句“鸡熟杯清出菜园”,进一步描写了主人殷勤款待的情景。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夸张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感到十分荣幸,因为能够受到这样的款待。而主人却谦虚地称自己“著书留老子”,说自己年老有病,没有写出好的文章,只有靠著《道德经》之类的著作才能消磨时光。
第四句“谬以著书留老子”,是说诗人自谦,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已经没有什么能写的东西了,只能借助著书来打发时光,以消磨岁月。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也是对前两联的具体解释。
第五句“真能进食愧王孙”,是说诗人觉得自己应该向主人学习,虽然不能像主人那样写出好的作品,但是能够写出一些像样的文章也是值得庆幸的。这里的“王孙”指的是主人,是说他年轻英俊、才华横溢。
第六句“忘年亦有荣枯纪”,是诗人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他认为不论年龄多大,都难免经历荣华富贵和贫贱落魄的阶段,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
第七句“无欲休将好丑论”,诗人认为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不必再去争论是非的好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薄的思想。
最后一句“昨夜床头叹梁甫,赠君闲步及朝暾”,是说诗人昨天夜里躺在床上感叹着《梁父吟》这首曲子,今天又送走了主人。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典故,把主人与《梁父吟》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他对主人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自己此时的心情,既感慨万千又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