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宫阙入边尘,白草黄榆问远臣。
南越荒坟嘶石马,北庭清露泣金人。
山河不改千秋色,卫霍原轻百战身。
莫忘群公骖驾路,柏梁冠履应星辰。

【注释】

汉臣篇:指杜甫的《哀江头》。此题下注云:“少陵有《哀江头》诗,因作此篇。”

汉家宫阙入边尘,白草黄榆问远臣。——汉家宫殿已被战争尘埃笼罩,荒草丛生,白杨与黄榆掩映着边疆。

南越荒坟嘶石马,北庭清露泣金人。——南方的荒废墓地中,石马长嘶;北方的清冽露水里,金属制的祭器在哭泣。

山河不改千秋色,卫霍原轻百战身——江山依旧,景色永恒;卫青和霍去病等将领曾经为国建功立业,身经百战,但功名已成往事。

莫忘群公骖驾路,柏梁冠履应星辰——不要忘记那些曾共同为国家出力的英雄们,他们的功绩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耀。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于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春末夏初时所作。诗人在长安时看到安史之乱后长安城郊荒凉景象,感慨颇深而写下了这首诗。全诗八句,首二句写景,颔联以“问”字领起,承上启下,颈联用典抒怀,尾联点明题旨,照应开头。全诗文辞优美,意境深远。

诗前小序曰:“时自贼已破散,关辅草莱,衣冠东流者十四五。”(《杜工部集·三编》)诗人目睹中原大地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因而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汉臣》。

开章两句,即写中原一带战火之后的惨状。“汉家宫阙”,是说长安的皇宫也成了一片废墟。“入边尘”,说明长安城也被战火焚烧殆尽了。这两句是说,连皇宫都烧成灰烬了,连那被人们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汉家宫阙”也变成了一片焦土。“白草”、“黄榆”,是西北边陲荒凉之地的常见景象。它们在这里象征着边地,象征着战争。这两句是说,连边陲荒地都成了战场了。

颔联从“南”到“北”,又由“远臣”写到“近人”。南国的荒冢中,一匹匹石马在嘶鸣;北方的清冷露水中,一只只金人的铜制器皿在哭泣。这两句是说,在南国的荒冢之中,石马在哀鸣;而在北国的清冷露水之中,铜制的兵器也在哭泣。这两句是说,在南边的荒坟之上,石马在悲鸣;而在北方的清冷露水中,铜制的兵器也在哭泣。这两句是说,即使是铜制的兵器也会因为久经战火而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颈联用典,诗人用卫青、霍去病这两个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卫青和霍去病都是西汉时期的名将,他们都曾为保卫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都已经离开了战场,成为了历史的过客。这两句是说,卫青、霍去病这两位曾经为保卫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现在都已经离开了战场,成为了历史的过客。这两句是说,他们虽然曾经为保卫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们现在已经已经离开了战场,成为了历史的过客了。

尾联是说,不要忘了那些曾经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们,他们的功绩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耀。这两句是说,不要忘了那些曾经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们,他们的功绩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耀。这两句是在对那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们进行歌颂和赞美。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