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何从出世氛,避人深识海鸥群。
明珠暗道皆丛怨,磐石虚名谁复闻。
兰畹不供骚客佩,松风时播隐居文。
从游独近朱明路,已小罗浮四百君。
奉答业师欧先生见怀之作次韵
陈子升
策杖何从出世氛,避人深识海鸥群。明珠暗道皆丛怨,磐石虚名谁复闻。
兰畹不供骚客佩,松风时播隐居文。从游独近朱明路,已小罗浮四百君。
注释:
- 策杖(策:拄;杖:手杖):拄着手杖。
- 出世氛(世氛:尘世纷扰,世俗的纷扰):避开尘世的纷扰。
- 海鸥群:比喻隐士的清高群体。
- 明珠暗道:比喻隐秘的阴谋或怨恨。
- 磐石虚名:比喻空有虚名,实际上无实际价值。
- 兰畹(wǎn):一种植物,指兰花和兰花生长的地方。
- 骚客佩(shāo kè pèi):指的是古代文人佩戴的玉佩,用以装饰自己的文采。
- 松风:指的是松树的风声,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
- 隐居文:指隐居生活所体现的精神文化。
- 朱明路:指南明时期的官道,也借指仕途之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现实不满、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展现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策杖”一词,不仅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的行为,也象征着他超脱红尘、远离喧嚣的决心。“明珠暗道”则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如“海鸥群”、“兰花畹”、“松风”等,都富有象征意义。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也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深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陈子升诗歌创作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