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寒雨问将归,沧海东流碣石微。
乡思已驰京口去,宾鸿犹欲岭南飞。
春生石砝尝鲜馔,云起金焦见羽衣。
还望台关转寥落,折梅书信莫教稀。

【注释】

①谈蘧:作者朋友。②潮阳:今广东汕头市。③京江:今江苏扬州。④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⑤乡思:思念家乡的情怀。⑥金焦:指金山、焦山二山。⑦转:指转蓬。⑧台关:台城关口,位于今南京市玄武门外。⑨折梅:折梅花作为信使,即折梅花寄去书信。⑩“莫教稀”:意为不要让这书信太稀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便游潮阳,并嘱托其回家后不要将书信太稀疏。全诗以写别为题,但并不直说离别,而只是写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和殷切的期望。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寒雨”,次句“东流”,第三句“乡思”,第四句“宾鸿”,都极富画意。最后一句,既是惜别,又是期望。

首句“寒雨”,点出季节,渲染气氛,为下文铺垫。第二句“问将归”,则由上文之雨,引出了“将归”之意,自然地过渡到第三句“沧海”。

第三句“沧海东流碣石微”,既写景,又寓情。沧海是指大海,碣石山是古代帝王封禅的地方。这里用沧海代指京口、京城,暗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

第四句“乡思已驰京口去”,进一步抒发诗人的思念之情。“驰”字,写出了他急切的心情。京口,指南京,也是诗人的故乡。

第五句“宾鸿犹欲岭南飞”,则更进一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意思是“我的思念就像大雁一样,飞向南方的岭南,也飞向你的家乡”。诗人以鸿雁自比,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归家乡的愿望。

第六句“春生石砝尝鲜馔”,“石砝”是一种计量工具,这里借指春天。诗人在春天时品尝新鲜的食物,享受生活的乐趣。然而这种乐趣并没有让诗人忘记自己的使命,而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第七句“云起金焦见羽衣”,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金焦指的是金山、焦山二山,它们是南京的著名景点。诗人通过观察这些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还望台关转寥落,折梅书信莫教稀”,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希望他能够早日归来,与自己团聚。同时,也希望他不要过于匆忙,要注意休息,保持身体健康。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殷切期望。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