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谁能滞此乡,飞鹑走狗共津梁。
钩辀笑客行不得,灵寿扶吾当自强。
句漏洞中期葛令,扶摇枝上过云将。
寄声白足同心侣,古月明灯何处堂。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走笔”为题,意在说明自己写诗之快,也隐含着送别之意。全篇共七句,可分为四段,每段前两句一韵,后两句两韵。
第一段(起二):首句“郁郁谁能滞此乡”,是说谁也不能长久地留在这故乡。第二句“飞鹑走狗共津梁”是说有如飞驰的鹌鹑和追逐的猎犬一起奔向渡口。第三句“钩辀笑客行不得”,是说自己因不能像猎隼一样翱翔而感到好笑。第四句“灵寿扶吾当自强”,是说自己虽年迈,但还能扶杖而行,自勉要自强不息。
第二段(承三):首句“句漏洞中期葛令”,是说句漏寺的僧人正做着中期斋饭的准备。次句“扶摇枝上过云将”,是说有如扶摇的大树直入云端。第三句“寄声白足同心侣”,是说想托付给白足和尚与自己心心相印的朋友。第四句“古月明灯何处堂”,是说自己不知道何时才能到那古庙中与朋友相聚。
第三段(转三):“走笔因柬止言澹归二上人”,意思是我因为写了一首诗而写信邀请你,希望你能回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两位友人的。诗人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都由两个句子构成,且押平水韵。前四句为第一部分,诗人首先表达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内心的孤独感。第二句中的“飞鹑”和“走狗”比喻自己的朋友,他们如同飞驰的鹌鹑和追逐的猎犬,一起奔向渡口。第三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的自嘲心情,虽然自己无法像猎隼那样翱翔于天际,但却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行走,并自勉励志要自强不息。
接下来的句子构成了第二部分,诗人以句漏寺的僧人为对象,描绘了他正在准备中期斋饭的场景。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期盼之情,他希望朋友能在何时何地与他相聚,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第三段为第三部分,诗人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诗人以“走笔因柬止言澹归二上人”开头,表明自己因写了一首诗而写信邀请朋友,希望他能回来。整首诗情感真挚、朴实自然,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