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最是萧居士,往往名山衲子称。
压卷爱摹螭钮玺,包经多剪鹄文绫。
千奴收橘供徭役,五老登峰作近朋。
世好不曾逢道貌,自来文体识庐陵。

【注释】

名家最:名家中。萧居士:指萧子良。

压卷爱摹螭钮玺:喜欢摹写螭钮玉玺,以压卷。螭钮玺:古代帝王使用的印玺,上有龙形的钮扣。

包经多剪鹄文绫:包经就是包裹经书的书囊,用薄如鹄(即天鹅)羽毛织成的绫,多用在经书上。

千奴收橘供徭役:千奴是地名,此处泛指地方,供徭役。

五老登峰作近朋:五老山有五位隐者,登山作伴,结为朋友。五老峰:五老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郊,因山上有五位老人曾在此居住而得名。

世好不曾逢道貌:世人喜好不曾遇见过道德高尚的人。道貌:道行的仪表。

自来文体识庐陵:自古以来就知道庐陵这个地方的人有文学才能。

【赏析】

《寄赠泰和萧子》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萧子良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真挚的友谊和深厚的情感。

首联“名家最是萧居士,往往名山衲子称。”起笔先点出萧子良是名家中的佼佼者,他常常被人们称为名山中的衲子。这里用“名家”和“衲子”两个词来形容萧子良的地位和身份。名家:指有名的文人墨客,这里指的是那些有才华的人。衲子:指僧人。这里用“衲子”来形容萧子良的身份,表明他是一位出家修行的僧人。

颔联“压卷爱摹螭钮玺,包经多剪鹄文绫。”颈联“千奴收橘供徭役,五老登峰作近朋。”尾联“世好不曾逢道貌,自来文体识庐陵。”这四句诗主要描述了萧子良的事迹和为人。他喜欢摹写螭钮玉玺,包经多剪鹄文绫。千奴收橘供徭役,五老登峰作近朋。这些都是描绘萧子良的生活和行为。这些诗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萧子良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为人处世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描写萧子良的事迹和为人,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