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梅一株偃荒圃,移种高斋得所钦。
带土任他苔色上,当空仍此月光临。
人方敛气真能傲,诗要忘言正好吟。
忆得骑驴深雪里,只知香极不知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应先对全诗进行简单的梳理,理解其意思。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分析意境、情感以及诗人的情感等。注意不要答非所问,答非本意。
这首诗前四句写梅的移栽。种于荒园之古梅,今移栽于高斋之上,故称“得所钦”。首联是说梅虽移栽,而梅性不改;梅虽被移栽,而梅神犹存。颔联写梅树移植之后的生长情况。梅枝带着土块,苔痕斑驳,但月色依然照耀在它的枝头。颈联写梅的神态:梅人一样敛气,不张扬;梅如诗人一般傲骨,不媚俗。尾联写梅花的香气。骑驴时闻到梅花香,只知它香极好闻,却不知道梅花在哪里寻找。
【答案】
【译文】
古梅一株偃荒圃,移种高斋得所钦。
带土任他苔色上,当空仍此月光临。
人方敛气真能傲,诗要忘言正好吟。
忆得骑驴深雪里,只知香极不知寻。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以梅自喻,表达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怀。
首联“古梅一株偃荒圃,移种高斋得所钦”,是说古梅一株生长在荒园中,现在移到高斋上面,所以感到十分荣幸。“偃”字,是斜倚的意思,写出了梅花的姿容。“移种高斋”表明了诗人的志趣高雅,也表明了梅花的品性高洁。颔联“带土任他苔色上,当空仍此月光临”是说梅花虽然被移栽,但它的品性没有改变;虽然有苔藓附着在它身上,但它依旧可以受到月光的照顾。这两句写梅的移栽,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格特点,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颈联是说梅人的神韵收敛着气息,就像诗人一样不张扬;梅花像诗人一样傲岸,不趋炎附势,不卑躬屈膝。诗人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写梅,生动地表现出梅花的高风亮节。尾联“忆得骑驴深雪里,只知香极不知寻”是说想起自己曾经骑驴在大雪天行走时闻到梅花的香味,只知道梅花的香气好,却不知道梅花在什么地方。这两句写诗人在骑马行雪途中闻到梅花香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咏梅诗通过梅花的品格特点表现了诗人的志趣和情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