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留钗股印,眼注烛心檠。
爱客殊无剑,飞仙自有笙。
泽兰香宋玉,台柳系韩翃。
激沼怜鱼宠,为园重女贞。
有时开后閤,未事已先庚。
秋干心能结,春城笑肯倾。
卫生师七发,学道斩三彭。
且尽夔蚿说,宁随鼠璞争。
白华垂粲粲,芳草对怦怦。
画上龙还在,应怜未点睛。

诗句释义与赏析:

西阁书壁三十六韵

  • 注释: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书房中墙壁上的书法艺术的赞颂。

臂留钗股印,眼注烛心檠

  • 注释: 诗中的“臂留钗股印”比喻书法作品刚劲有力,仿佛手臂上还留着用钗子刻下的印记。而“眼注烛心檠”则形容书法家的目光专注如凝视蜡烛,其笔迹清晰可见,犹如灯焰在烛芯上投影。这两句通过夸张和比喻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书法画面。

爱客殊无剑,飞仙自有笙

  • 注释: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赞美。他认为真正的书法不仅需要有力量(如同宝剑),更重要的是要有美感(如同笙)。这里的“爱客”可能是指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结构等要素,而“飞仙自有笙”则是说书法之美就像神仙一般,无需兵器即可展现。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美学价值的高度重视。

泽兰香宋玉,台柳系韩翃

  • 注释: 这两句诗分别引用了两位古代文人的名字,以他们的名字来象征他们的才华。“泽兰香宋玉”暗示着宋玉的才华如同泽兰之香,沁人心脾;“台柳系韩翃”则表示韩翃的才华如同台柳一般柔美飘逸。这些引用既显示了诗人对前人才华的尊重,也表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美学的追求。

激沼怜鱼宠,为园重女贞

  • 注释: 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在诗人看来,书法如同一个美丽的池塘,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而书法作品本身就像园中的花朵一样珍贵,因为它们代表了作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这里,诗人将书法作品比作珍贵的女贞花(一种常用于园林装饰的植物),进一步突显了书法艺术的价值和魅力。

有时开后閤,未事已先庚

  • 注释: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书法作品创作过程的观察和感悟。诗人观察到,当书法作品刚刚完成时,它已经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赞赏;而当它还未被人们所熟知时,就已经预示着它将会被广泛认可和喜爱。这种对书法作品创作过程中自然规律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秋干心能结,春城笑肯倾

  • 注释: 这句诗描绘了书法作品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心境下的变化。秋天时,作品如同秋千一般,能够让人的心情随之起伏;而在春天时,又如同一座城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通过这种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书法作品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的认可和赞赏。

卫生师七发,学道斩三彭

  • 注释: 这句诗引用了《庄子》中的“卫生师”故事,并结合“七发”这一典故。这里的“七发”指的是《庄子·外物》中的七个寓言故事,而“卫生师”则是庄子的一个弟子。诗人借用这个故事来比喻书法作品中蕴含的深邃哲理和丰富内涵。同时,“学道斩三彭”则暗指书法作品中所蕴含的道家思想。

且尽夔蚿说,宁随鼠璞争

  • 注释: 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对书法作品的欣赏态度。诗人认为,尽管有人喜欢追求华丽的外表和表面的装饰,但只要作品能够展现出内在的美质和深度,就足以赢得人们的尊重和喜爱。这里的“夔蚿”和“鼠璞”都是用来比喻表面的事物和内在品质。诗人倡导一种追求内在美的价值观,强调真正的艺术应当超越外在的形式和装饰。

白华垂粲粲,芳草对怦怦

  • 注释: 这两句诗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其中“白华垂粲粲”(白华:指白色的纸张或宣纸;粲粲:灿烂的样子)描绘了纸张上墨迹的美丽;“芳草对怦怦”(芳草:指新鲜的花草;怦怦:轻轻摇曳的声音)则形象地表现了墨迹在纸上流淌的自然之美。这两句诗句通过对墨迹和纸张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和美感。

画上龙还在,应怜未点睛

  • 注释: 这句诗表达了对书法作品完整性的珍视。诗人认为,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应该保持原有的状态,不应随意修改或添加。这里的“画上龙还在”意味着书法作品上原本就有龙的形象,而“应怜未点睛”则表达了对那些未加修饰、保持原生态的状态的作品的同情和赞赏。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完整性和自然美的高度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