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后峄阳桐不贡,周王岐山久无凤。凤去桐枯未足愁,哀弦万古堪悲恸。
悲恸兮如何,先皇琴兮小臣歌。小臣生在南边鄙,身比爨桐心不死。
莫提长剑定三关,聊抱孤琴游万里。瞻孝陵兮聆高庙之景钟,望煤山兮泣烈皇之遗弓。
吊金戈于漠北,翻碧简于山东。山东济南李家名,家藏百琴倾百城。
百琴一一囊且匣,出匣开囊一琴使人惊。钟山玉晖九寡珥,古来稀有此光晶。
腹中䥴文翔凤名,龙唇凤沼文相生。曾经烈皇亲手抚,真龙手中翔凤舞。
甲申三月便殿中,七弦自断琴心苦。八音遏密兆此时,四海伤心惜明主。
呜呼烈皇御极十七载,祖宗全盛金瓯在。外图政教务严明,内览诗书备文采。
上有君兮下无臣,宫弦张兮商弦改。闻有能琴杨太常,烈皇礼之如师襄。
承恩别有一琴赐,得与翔凤相回翔。一自烈皇登遐去,太常抱琴山泽藏。

诗句

夏后峄阳桐不贡,周王岐山久无凤。    
凤去桐枯未足愁,哀弦万古堪悲恸。    
悲恸兮如何,先皇琴兮小臣歌。    
小臣生在南边鄙,身比爨桐心不死。    
莫提长剑定三关,聊抱孤琴游万里。    
瞻孝陵兮聆高庙之景钟,望煤山兮泣烈皇之遗弓。    
吊金戈于漠北,翻碧简于山东。    
山东济南李家名,家藏百琴倾百城。    
百琴一一囊且匣,出匣开囊一琴使人惊。    
钟山玉晖九寡珥,古来稀有此光晶。    
腹中䥴文翔凤名,龙唇凤沼文相生。    
曾经烈皇亲手抚,真龙手中翔凤舞。    
甲申三月便殿中,七弦自断琴心苦。    
八音遏密兆此时,四海伤心惜明主。    

译文与注释

  1. 夏后峄阳桐不贡:古代夏朝的峄阳地区出产桐木,但不向朝廷进贡。
  2. 周王岐山久无凤:周朝的岐山长久以来没有凤凰出现。
  3. 凤去桐枯未足愁:因为凤凰已去,桐树枯萎,所以不值得忧愁。
  4. 悲恸兮如何:悲痛至极,该怎么办呢?
  5. 先皇琴兮小臣歌:皇帝的琴让小臣唱曲,表达了对君王的敬爱和忠诚。
  6. 小臣生在南边鄙:小臣生活在南方边远的地方。
  7. 莫提长剑定三关:不要提拿长剑去平定三关,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个人的无力感。
  8. 聊抱孤琴游万里:带着孤独的琴游历万里,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对自由的追求。
  9. 瞻孝陵兮聆高庙之景钟:瞻仰孝陵,聆听高庙的钟声,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先祖的怀念。
  10. 吊金戈于漠北,翻碧简于山东:在北方哀悼金戈,在山东翻看碧简,暗示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11. 山东济南李家名:位于山东的济南有一家名为李家的家族,家中珍藏着无数琴。
  12. 百琴一一囊且匣:家中收藏的百琴,每件都放在一个布袋或盒子里,展现了丰富的艺术收藏。
  13. 出匣开囊一琴使人惊:打开箱子取出那把琴,让人惊叹不已。
  14. 钟山玉晖九寡珥:钟山上的玉光照映着九个玉环,这是古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15. 腹中䥴文翔凤名:腹中的羽毛如同飞翔的凤凰一样,展示了非凡的才华和气质。
  16. 龙唇凤沼文相生:龙的嘴唇和凤的池塘中自然生长出美丽的花纹,形容自然之美。
  17. 曾经烈皇亲手抚:皇帝亲自弹奏过这把琴,展现了帝王的恩宠和重视。
  18. 一自烈皇登遐去:自从皇帝去世之后,他再也没机会弹这把琴了。
  19. 太常抱琴山泽藏:太常大臣抱着琴隐居山林,远离世俗。

赏析

这首诗以“崇祯皇帝御琴歌”为题,通过描绘皇帝御用的琴及其相关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对琴的描写,展现了皇家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同时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和历史变迁的关注。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象征手法,如“夏后峄阳桐不贡”,“周王岐山久无凤”,以及“鸣凤在南”等,都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引用和赞美。此外,诗中的“悲恸”、“哀弦”、“万古堪悲恸”等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担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